六郎见有擂台比武,精神大振。招呼着排风买了些瓜子,烤红薯之类的零食后,使劲往人群里挤。奈何今日看热闹的人太多,而两人无论身形,个头并不占优势,硬是无法突破这一拨又一拨的人墙。六郎无计可施,四下一张望,看到广场边缘那棵枝蘩叶茂的大榕树后,六郎拉起排风来到大榕树下,一个飞身跃上,稳稳当当的坐在树枝上。居高临下,全场尽收眼底。两人的脚一荡一荡,前后划来划去。六郎啃红薯,排风只管嗑瓜子,六郎将红薯递给排风,排风怎么也不肯吃,问她为何,排风笑而不语。
擂台上,黑脸大汉作了个四方揖,洪声道:“燕人韩昌,精通拳脚,走南闯北,会遍南七北六十三省武林高手不计其数,从未一败。久闻京城藏龙卧虎,今日特来会会京城高手。”
韩昌这话说得非常狂妄。
台下一片哗然:
“好大的口气!”
“真是找打!”
……
韩昌嘿嘿一笑:“不错,韩某正是找打。想打我的,尽管上来。”
受韩昌一激,台下不少人跃跃欲试,但打量一番韩昌的身形,再对比一下自己的体形后,俱打消了上台的念头。
“我来会会你。”一人跳上擂台。灰布粗衣,一脸风霜表明了自己三十几岁的年龄。身材略显削瘦,脑袋却肥硕无比,两只细小的眼睛嵌在肉嘟嘟的脸上好似一条小缝。但就是这条小缝里,精光闪烁。
“哇!是钱大头。”观众一阵骚动,议论纷纷。这钱大头是汴京一位奇人。他的奇特在于他的头。钱大头幼年拜得异人为师,练就一身好功夫,擅长铁头功。外界盛传,铁头功高与低的区别在于头大与头小。初级铁头功,头小。中级铁头功,头偏大。高级铁头功,头很大。像钱大头这种巨大的脑袋,则属于绝顶铁头功。据说,钱大头小时候头很小,但随着功力的精进,头越练越大。钱大头功夫如何,瞧头便知。
韩昌知道来者不善,凝神戒备。两人目光对峙,环场缓缓走动,寻找对方的破绽。
树上,杨排风评价:“钱大头头重脚轻,脚步浮虚,下盘太弱,容易露出破绽。”
六郎则持相反意见:“钱大头脚步看似杂乱无章,实则有条理可循,进退之际攻防有度,并不简单。”
杨排风不服:“六哥,你武功不如我,不会看。”
六郎说:“你怎么知道我武功不如你?”
杨排风说:“四哥,五哥,七哥都这样说。你练功没有我勤快,那几招花架子只能唬唬小孩子。”
六郎笑了笑,没有争辩。几兄弟当中,六郎练功最不勤奋,最不讨乃父杨业欢心,被公认为七兄弟当中武功最差的一位。就连排风也看不起六郎的武功,虽然喜欢他的人。
台上,韩昌动了,钱大头也动了。韩昌伸腿一踢,钱大头疾步后闪。哪知韩昌这一踢是个虚招,一收腿,拳头如闪电般挥出,击中钱大头左臂。钱大头挨了一记重拳,闷哼一声,不退反进,脑袋霍地撞向韩昌胸前。韩昌往右一闪,仍然来不及,左肩被撞了个结实。
两人一沾即退,各受对方一击,谁也没讨到便宜,心中暗暗吃惊。钱大头左臂几欲骨折,一度失去知觉,痛疼难耐。韩昌左肩麻木胀痛,气血堵塞,半响才缓和过来,兀自酸痛不已。
这一刻,两人于对方有了初步了解。韩昌力大拳重,有雄狮猛虎之力。而钱大头头硬如铁,具开碑裂石之威。
韩昌略一沉思,改变战术,脚步突进突退,左右手前后摆动,似出又收,虚虚实实,不停的在钱大头面前晃来晃去。钱大头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打法,一下吃不准韩昌的套路,不敢轻举妄动,眼睛随着韩昌身形的摆动瞟来瞟去。
看得树上的六郎暗暗吃惊,说:“这个韩昌不简单,战术用得很巧妙。钱大头输定了。”
杨排风喜欢和六郎抬杠,说:“他哪里懂得得什么战术了?像个猴子一样跳来跳去,偎首偎尾,打又不敢打,看了就烦。”
韩昌在钱大头面前晃动的时间一长,钱大头的眼睛有点吃不消了。就在钱大头眨眼的一刹那,韩昌左拳猛击而至。钱大钱连忙伸手抵挡。
韩昌这一拳仍是虚招,趁着钱大头抵挡的同一时间,右拳以快得不可思议的速度打向钱大头面门。眨眼间,拳头挨近钱大头脸庞,距离只有0.1毫米。钱大头早就防着韩昌这一手,另一只手疾快无比的将韩昌拳头拨开,心中在直骂:“奶奶的,你同样的诈招用两次,老子会上当吗?你当我是傻子么?”
韩昌同样的诈招用两次,钱大头当然不会上当。但钱大头万万没有想到,韩昌同样的诈招不止用了两次,还用了第三次。
当钱大头发觉的时候,已经晚了。因为韩昌这一拳还是虚招。就在钱大头全力迎击之际,韩昌神不知鬼不觉的使了个扫堂腿。钱大头被绊了个趔趄,重心全失,摇摇欲倒。
说时迟,那时快,韩昌铁拳如风而至,结结实实的击中钱大头的面庞,当场打了个满脸开花。钱大头一声惨叫,直挺挺的摔在台上,当场晕了过去。半晌,钱大头醒过来,吃力的爬起,不停的摇晃脑袋,整个世界处于迷糊的状态。只有一件事心中雪亮,自己输了。
韩昌嘿嘿一笑:“承让了。”
钱大头一言不发,跳下擂台,没入人群中。
台下观众安静了数秒之后,窃窃私语,看向韩昌的表情多了一份敬重。钱大头是汴京武术界名宿,足以列入京城十大高手之列,而在韩昌面前两招便落败,这韩昌的本领可想而知。
六郎望着擂台上的韩昌,心中突然有一种异样的感觉。这韩昌四肢达,头脑却不简单,如果他是自己的敌人,将是世界上最可怕的敌人。
杨排风望着台上得意洋洋的韩昌,哼了一声:“如果五哥在此,定能将他打个落花流水。”
杨五郎在是几兄弟当中不算最聪明,但练功绝对最勤快。勤能补拙,杨五郎小小十六岁的年纪,武功已远在大哥杨大郎之上。杨家诸子,杨业最器重杨五郎。
六郎摇了摇头,说:“只怕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