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辽东是一条盘踞的巨龙,那么李枭眼前的烟囱就是巨龙凸起的两个鳞片。李枭做梦也想不到,在如今的大明居然会有高达百米的烟囱存在。
这或许是大明最高的烟囱,李枭到现在也弄不明白,大明的工匠是如何垒起这样高的烟囱。
巨大的蒸汽机带动下,轮轴吱吱扭扭的缓慢转动,带动了粗大的横杠,方钢再带动一个小一些的齿轮,这样递减下来,等到最后一个半人高的齿轮的时候,它已经转的飞快,带动着巨大的风箱向高炉里鼓风,小小的观察孔里冒出一尺多长的淡蓝色火焰。
李枭辽东之行,连沈阳都没有去,直接来到鞍山。钢铁对于一个正在向工业化道路狂奔的国家是多么重要,没人比李枭更加了解。
制造生产设备需要钢铁,钢筋水泥建筑需要钢铁。人们日常生活需要钢铁,农民耕作土地需要钢铁。更不用说,大明军队主力已经完全火器化。连阿卡四七步枪这种逆天的东西都存在了,军队对钢铁的需求更是到了空气级别。
恐怕这个世界上,在没有有对钢铁的理解超过李枭。
鞍钢这座庞大的钢厂里面,李枭一边听着管事给自己讲解,一边仔细观察高炉的运转过程,风箱鼓风并不理想,它不能持续不断地鼓风,无论如何总有一个停歇期,看看冒出来的火苗就知道,一伸一缩的,像是在呼吸。
“大帅!就如您所看到的,就是这副样子,卑职等人已经调整了所有能够调整的关节,目前就是最佳状态,卑职以为钢铁的溶炼水平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可是焦炭燃烧的温度就这么高,钢铁里面还有很多的杂质炼化不掉,我们把这些杂质舀出来,储存起来,应该都是好东西,等将来咱们找到更好的燃料,就能炼化他们,到时候看看到底是什么宝贝。”
随行的周先生原本就出身于将作监,是被渔老举荐到厂长这个岗位上的。他家祖上是西域色目人,被蒙古人裹挟着来到张家口打造兵刃。据说到他家他这一代,已经炼钢炼了足足三百年,炒钢这种法子对他来说并不陌生,只是弄不明白为何要炒才能炒出好钢,如果不是李枭给他讲解了炭在其中的作用,恐怕再炒三百年钢材也弄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三百年的炼钢生涯,让周家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就差最后的一层窗户纸无法捅破。有时候,这层窗户纸没人提点,就算是一千年或许都不会有进展。
李枭脑袋里面那点儿可怜的钢铁知识,对于周家来说不亚于捅**女摸一样珍贵。在压榨了李枭足足三个月之后,李枭那点儿可怜的化学知识和炼钢知识,全都变成了周家的。
为此!他带着人来到了苦寒的辽东,开始为大明的钢铁实业,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鞍钢是那样的庞大,以至于建厂足足七年,如今还是在不停的修建。为了修建鞍钢,朝廷不得不在腾鳌建立了一家砖厂和水泥厂,生产出来的砖石水泥,全都供给给鞍钢。
至于钢筋这东西……鞍钢从来不缺少钢筋。
后世用电炉,可因为电的应用还不够广泛,加上鞍钢的电厂还在建设中。所以,高炉里面就只能是焦炭。以前在皮岛的时候,李枭利用高山的风给高炉带来更多氧气。可无论如何,鞍钢的高炉也搬不到千山顶上去。
想要想要把焦炭的能量榨干,就需要吹氧,李枭哪来那么些氧气让他们往炉子里吹?
正说着,二十头牛就把龙门吊扯了过来,看样子他们配合的非常熟练,一旦到位,工人们就把牛赶走,铁钩子挂着巨大的钢包缓缓地放在出钢口。
“想过用机械,可这样一来需要增加许多的传动装置。而且还不十分可靠,说不定哪里就出了问题。用牲口挺好,简单实用。”看到李枭无奈摇头,老周赶忙补充。
“恐怕最重要的是,这么干省钱吧!”李枭叹了一口气,老周垂着脑袋不说话。
进入工业化的大明,还在用牲畜作为原动力。李枭认为这是工业化的耻辱,可没办法。一切需要发展,李枭不能变身发明家或者总工程师,解决一个个建造难题。如果那样的话,李枭就算是化身千手观音也忙不过来。
大明需要千千万万个老周,需要千千万万个敖沧海。就是不能有千千万万个李枭,如果有千千万万个李枭,大明必将天下大乱。
一个赤裸着上半身的蠢货,高喊了一句:“出钢喽!”
炼钢炉的闸门就被打开,一股橘红se的钢水就从出口流了出来,落到钢包里溅起了无数的钢花,热烈的场景看得人热血沸腾。
一炉钢并不多,就装了一个钢包,远处的牛群继续在工匠的吆喝下牵着沉重的龙门向另一边的浇铸地走去,一个粗壮的汉子也是打着赤膊,盘动了钢包上巨大的圆环,钢包逐渐倾斜,对准了沙模的浇注口,不疾不徐的把钢水浇了进去,不得不说好手艺,还没浇完,就收手了,李枭不解的看向老周,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干。
“大帅!现在工人是在等模范里的空气拍出来,您看!空气受热之后会膨胀,如果一次浇好空气就会在铸件里形成气孔,您看,空气出来了。”老周赶忙解说。
果然一股白色的气流顺着另外一个孔嗤的一声就冒了出来,李枭估计那些蒸汽的温度一定高的可怕。铸造件最害怕的就是有气孔,这对铸造件的结构强度会起到绝大伤害。
在李枭没有到达大明之前,火炮铸造时的空腔,是炸膛的主要原因。所以,那个年代的火炮才铸造的那么厚重。
工人又往里浇筑,直到钢铁溢出浇口才停止,由于热胀冷缩的缘故,总是要多浇一些才成。看样子铸件并不大,因为模范并排摆了三个,钢水在糊满胶泥的钢包里可以存放一段时间,前后也就一个小时,工人就把钢包里的钢水浇筑完毕。
等壮汉停歇下来,拿起一个巨大的水罐子喝水的时候,李枭指着他瘢痕累累的上身问:“厂里没有给你发放工作服?”
“发了!太热了,穿不住!”壮汉大大咧咧的没说完,就被老周手下管事狠狠踹了一脚。壮汉不满的看了一眼管事,才不情不愿的单膝下跪,给李枭施礼。眼前这位贵人非常年青,估计又是哪家权贵的膏粱子弟。
“用不着,这里是工地,那些俗礼就不要在这里显摆了,我只问你,就因为热你们就可以不穿那些劳动保护用品?你看看,全身上下还有一块好皮么?既然是干这一行的,钢水见空气会飞溅,这点常识你们不知道?”李枭喜欢倔脾气,以前李枭也是这副脾气。
“都是上好的粗布,不但结实还足足有三层。一身衣裳拆开来就是三身,一年作坊里发两身,这样一来全家的衣衫都有着落了,俺这粗手粗脚的烫不坏,就留个印子。”大汉一下子就对这位没有啥架子的年青高官好感大增,不知不觉间就把实话说了出来。
大汉的话让李枭立刻无语!
或许是自己来到大明以后已经熟悉了富贵的生活,对这些底层人的日子早就变得陌生了,早就背叛了自己原来的阶级,成为了一个万恶的地主,一个吸血的资本家,再加上一个可耻的官僚身份,几乎已经可以不加处理的埋到地里沤肥了。
作为一个九零前,儿时的记忆已经模糊。不过还是记得,小时候穿过老妈改小的蓝色工作服。就连马首富幼年那张著名的照片,也是穿着一身粗布的改小工作服。
只要是新衣服,就不在乎他原来到底是什么,至于老爹,穿着破的不能再破的衣服在工厂忙碌的影子,自己已经记不清楚了,唯一能想到的就是那身用工作服改的漂亮的小翻领西服。
面前的一切让李枭好像回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天是灰色的,厂房是灰色的,人也是灰色的,或者在那个时代,心大概也是灰色的。
“今后不穿工作服不准进入工厂,更加不准进入车间!”李枭对老周下达命令,站直了身子的大汉眼睛瞪得跟牛蛋大。
老周躬身称诺,李枭的身份对工人们保密,可他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另外!工作服还有口罩、手套、鞋子啥的,每年多发一副。朝廷现在财政是困难,但也不能差了工人们这点儿。忍忍,挺过了这三两年,一切都会变好。
你们这些当官儿的都记住了,工厂最值钱的就是这些手艺高超的工人。不是朝廷投巨资,用钢筋水泥垒起来的烟囱和厂房。
天气热也得戴口罩,这里空气灼热粉尘大,对肺很不好。工作服、手套、鞋子可以保护皮肤!真有一天这房子塌了可以再造,可有血有肉的活人一旦没了,就再也活不过来了。”
李枭说刚刚说完,腰板拔得倍儿直的大汉躬着身子给李枭抱拳。老周垂首称诺!所有人看向李枭的眼光,全都变成了另外一幅模样。
除了厂里的几个核心领导,其他的人全都以为这不过就是一个膏粱子弟。仗着父辈的功劳,身居高位吆五喝六耍威风而已。
这样的膏粱子弟,每个人心里都鄙视。
可眼前这个不一样,至少他有人性!
钢铁工艺发展到今天,已经超出了李枭的掌控范围。毕竟,李枭不是炼钢技师。那点儿化学知识,也不过就是高中水平而已。
一切都需要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剩下的事情,就是在生产过程中逐渐改进。材料学是一门基础科学,需要不断的大量试错,才能不断改进。或许十几年后,大明的钢铁炼制水平,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
谁又说得准呢!
现在大明办了许多学校,都是集中了各行各业的精英人物来授课。到了最后一年的时候,还会理论联系实际,进入到工厂实习。
虽然把人都集中到学校,一定程度上耽误了生产。不过李枭和孙承宗等人都觉得,把这些人放在学校里面教学,更加有用。这些人就像是酵母,只要给予一定条件,他们就可以带给人很大惊喜。
整整五年过去了,已经有两批学生毕业,开始充实到各行各业当中。钢铁厂就有百十名毕业的学生,在车间实习几年之后,他们会成为这个行业的骨干人物。
李枭如今和当年的大领导下基层视察区别不大,看望这些学生技术员,也在计划日程之内。
作为有知识有文化的一群人,他们好多人都认识李枭。因为学校的走廊里面,都挂着李枭和孙承宗的画像。
李枭几乎是全大明年青人的偶像,空手打天下的事迹,已经变成了一种传奇。坊间流传着无数版本,每个版本里面李枭都是神仙般的人物。
今天居然看到大帅真身,那真是激动的心,颤抖的手,一句完整话都没有。
李枭看到了一张张激动得扭曲的脸,有好几个都有昏过去的迹象。
非常有风范的挨个握手,看到过于激动的还特地扯两句家常,让这家伙更加激动万分。咧着嘴只知道傻乐,把小舌头秀给李枭看。
“同学们辛苦了!”
“大帅威武!”
李枭摆着手,向这些技术员致意。技术员们整齐划一的大声喊口号,看起来学校里面军训一下很有必要。
领导下基层视差,进入食堂与工人们一同进餐,这种亲民的举动一定要有。
老周就是的榆木脑袋,居然不知道如何让领导展现平易近人的美德。专门在厂部,弄了一桌极其丰盛的酒宴。李枭只是看了一眼,甩甩手就走了出去,抓了个人带路,直奔工厂食堂而去。一群瞠目结舌的高官,只能屁颠屁颠的跟在李枭身后。
食堂门口排队打饭的工人们都拿着饭盆看西洋景,一个年青人在前面大步流星的走,后面一群四五十岁的老头子在后面辛苦追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