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小说导航 > 玄幻魔法 > 官颠 > 边缘系统求生术

边缘系统求生术(1 / 1)

大部分的人都知道自己拥有一个大脑,也知道这个大脑是他们认知能力的基地。事实上,人的头颅中有三个“大脑”,每个大脑都有着不同的职责。它们合并起来就形成了“命令加控制中枢”,它驾驭者我们身体的一切。人类大脑是由“爬虫类脑”(脑干)、哺乳动物类脑(边缘系统)和“人类大脑”(新皮质)组成的三位一体。

其中大脑的边缘系统对我们周围环境的反应是条件式的,是不加考虑的。它对来自环境中的信息所做出的反应也是最真实的。边缘系统是唯一一个负责我们生存的大脑部位,它从不休息,一直处于“运行”状态,另外,它也是我们的情感中心,各种信号从这里出发,前往大脑的其他部位,而这些部位各自管理着我们的行为,有的与情感相关,有的则与我们的生死相关。

当这些行为通过我们的手脚、躯干、四肢、和面部表情表达出来时,我们就可以对其进行观察和解密了。这些反应发生时不掺杂任何思考和语言,它们是最真实的。所以,边缘系统也被称作是“最诚实的大脑”。

这些边缘的生存反应不仅可以追溯至我们的幼年时代,同样可以追溯至人类元祖时代。它们是我们神经系统中的硬件,极难伪装或剔除,就像我们听到很大的噪声时试图压抑那种吃惊的反应一样。所以,边缘行为是诚实可信的行为,这已经成为了公理。这些行为是人类的思想、感觉和意图的真实反映。

由于我们的大脑的边缘部分是不为认知所左右的,所以了解行为的产生对非语言行为的解译尤为重要。

你可以试着用你的思想来掩饰你真正的感情,但是边缘系统总会进行自我调节,然后泄露一些线索。因此,我们要对这些警示性反应进行观察,并坚信它们是诚实和有意义的。这种观察和信任,有时候甚至能够挽救生命。相对来说,我们大脑的第三部分加入颅顶的时间较晚,因此被称作新皮质,即新大脑。这部分大脑负责高级认知和记忆,因此也被称为“思考大脑”。正是这部分大脑将我们与其他哺乳动物区分了开来,也正是这部分大脑让我们登上了月球。不过,它也是大脑中最不诚实的部分,因此它也被称为“爱说谎的大脑”。我们的这部分大脑会行骗,而且经常行骗。

边缘系统会强迫某个恐怖分子在接受询问时大量出汗,但是新皮质大脑却非常擅长让他隐瞒自己的真实情绪。它可以“教唆”这名犯罪分子在接受询问时说出“我的车上没有炸药”之类的话,虽然这完全是假话。

新皮质大脑会让我们夸奖朋友的新发型,尽管我们内心非常不喜欢;或者,它能帮助一个人做出非常令人信服的陈述。

由于新皮质非常擅于欺骗,我们并不能从它哪里获得可靠或准确的信息。因此,若论哪部分大脑能够产生最诚实的非语言行为,边缘系统当之无愧。

欺骗: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发现欺骗行为真的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的相关研究表明,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包括法官、律师、临床医生、警察、政客、老师、父母和配偶——发现欺骗行为的几率也超不过50%。这有点让人不安,但事实的确如此。包括专业人士在内的大多数人对不诚实行为的察觉率还不如抛硬币的正确率高。即便是这一领域的天才,也很少能达到60%以上的准确率的。想一想那么多陪审员都要靠自己对欺骗行为的判断裁定什么是事实,什么不是事实,哪些人有罪,哪些人是无辜的,其难度可想而知。不幸的是,有些反映压力的行为和反映不诚实的行为很容易被混淆。

解读清晰且值得信任的非语言行为,让身体告诉你它的想法、感觉或意图。其实,树立更合理的目标不仅能帮助我们有效地理解别人,还能带给你一些观察的副产品,如欺骗的线索。

根据边缘大脑的觉醒和表示舒适或不舒适的动作,来识别不诚实的行为。也就是说,当我们无忧无虑时,当我们说真话时,我们表现得比较舒适;当我们说谎或担心被别人发现时,我们会显得很不舒适,因为我们脑海中有“犯罪意识”。上述模式正是在告诉我们,我们是如何用身体语言强调我们的舒适感和诚实度的,不舒适时又是如何表现得。

“十大准则”解密身体语言准则一:做个称职的观察者对于想解密身体语言的人来说,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可以试想下,耳朵里塞着耳塞去聆听别人讲话是件多么愚蠢的事。我们听不到任何信息,对方说什么也对我们起不到任何作用。因此最专心的聆听者不会戴着耳塞走来走去的。但是,很多人在面对身体语言行为这种无声的语言时就像戴上了眼罩,根本注意不到身体所发出的信号,要知道,仔细观察对理解身体语言的重要性,和仔细聆听对理解口头语言的重要性是一样的。

问题在于,这些身体语言并不难发现,但人们总是疏于观察,正像那名一丝不苟的英国侦探福尔摩斯对他的搭档华生医生说的那样:“你看见了,但是你没有注意观察。”其实大多数人都注意不到周围世界的细节变化,因此,也就意识不到周围环境的丰富多彩。一个人手脚的动作可能与他的思想或目的大相径庭,但是却没人发现。

有这样一个实验:一个穿着大猩猩服饰的人从一群学生面前走过,此时其他一些活动也在进行,几乎一半的学生注意不到他们中间的这只大猩猩!

准则二:在环境中观察你对自己所处的环境理解得越透彻,就越能理解当下非语言行为的含义。例如,一起车祸之后,人们首先会表现得十分震惊,然后会茫然地走来走去,他们的手会颤抖,甚至会恍惚地走向迎面而来的车辆。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事故发生后,人们的“思考”大脑会受到边缘系统的控制,于是就会出现颤抖、迷失方向、紧张不适等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上述现象是情理之中的事,是受于来自事故的压力的表现。同样的道理,在工作面试中,应聘者最初会紧张,然后这种精神上的不安会消散。如果这种紧张神情在我问道某些具体问题时再次出现,我会想一想其中的原因。

准则三:认识普遍存在的非语言行为有些身体语言具有普遍性,例如,人们有时会禁闭双唇(仿佛要把它们藏起来),这清晰明了地说明他们遇到了麻烦或是什么地方出现了问题。这种非语言行为被称作“嘴唇按压”。记住,你认识和解读的非语言行为越多,就越能有效地感知你周围人的思想、感觉和意图。

准则四:解密特异的身体语言普遍的非语言行为构成了一组肢体线索:“每个人的这种非语言行为几乎都是一样的。其实,还有一种身体语言线索,它是一种专属于某一个体的相对比较独特的信号。

想要识别这些特异信号的话,你需要仔细观察周围人(朋友、家人、同事和一直为你提供某些商品或服务的人)的行为方式。你对某个人越了解,或是和他(她)互动得越久,就越容易发现这种信息,因为你事先存储的数据足以令你做出一些判断。

举个例子,当你发现你十几岁的儿子在参加考试前有挠头或咬嘴唇的举动时,你应该知道他可能十分紧张或没有准备充分。毫无疑问,这样的举动会成为他缓解压力的招牌动作,以后你会一遍又一遍地看到他做这样的动作,因为“过去的行为是将来的行为最好的预演”。

准则五:与他人互动时寻找基线行为为了理解那些经常与你互动的人的基线行为,你必须注意观察他们的常态,包括坐姿、手和脚放置的位置、姿势及面部表情,头的倾斜度,甚至包括他们放置自己物品的位置。

没有找到基线的你就像那些直到孩子生病才知道检查孩子的喉咙的父母。当他们带孩子去见医生时,他们会竭力试图向医生描述自己所看到的情况,但是由于没有参照物——因为他们没有观察过孩子喉咙健康时的样子——他们的描述总是排不上用场。要知道,只有多对正常的东西进行观察,我们才能认识和区别出不正常的东西。

即使只是一次与某人的偶然相遇,你也应该试着留意他或她的最初交流时的基线行为。因为,了解一个人的基线行为很重要,掌握了它,你便能知道对方什么时候会背离常态及这种背离的重要性和其中蕴涵的信息。

准则六:坚持不懈,获取更多的信息精湛的应对能力能提到你通过观察获得多种信息的能力。集合在一起的行为信号就像七巧板的各个板块,你拿到的板块越多,把它们拼好的可能性越大,然后你就能欣赏它们组成的图案了。

准则七:一个人行为的变化很重要,它会告诉你这个人的思想、情感、兴趣和意图行为的突然变化表明一个人正在对某种信息进行加工或调试。当一个满心欢喜奔向主题公园的孩子被告知公园已经关门的时候,他的行为会立刻发生变化;当我们从电话里听到不好的事情或看到某种令人伤心的事情时,我们的身体会马上对这种改变做出反射。

一个人行为的变化还能反映出他或她在某种环境下的兴趣和意图。这些行为能够帮助我们预测即将发生的事。

准则八:学会发现虚假的或误导性的非语言行为同样很重要练就这种区别真线索和误导性线索的本领需要大量的实践和经验,不仅需要用心的观察,还需要缜密的判断。关于一个人的举止的诚实度和各种动作的细微差别,这种技能将帮助你准确地解读你想解读的人。

准则九:区分舒适与不适,帮助你找到译解非语言行为的侧重点学会准确地解读其他人身上的舒适与不适线索能够帮助你译解他们的肢体和大脑真正想传达的信息。当你对某一行为的意义产生怀疑时,不妨问问自己,这样的行为看起来舒适(如没有满足感,幸福感或松弛感)还是不舒适(如显示出不高兴、不幸福、有压力、忧虑或紧张)?大多时候,你都可以把观察到的行为归为这两类(舒适行为和不适行为)。

准则十:观察不要引起别人注意要想充分利用非语言行为,你必须要仔细观察他人,并准确地解译他们非语言行为的含义。但是,你这么做时肯定不希望表现得太明显。很多时候第一次试着寻找非语言线索的人总会盯着别人看,显然,这种方法是不值得提倡的。最理想的境界是,虽然你在观察别人,但别人却不曾察觉。也就是说,要尽量做到不引入注意。

随着观察技能的日益精湛,你一定可以做到这一点的。这只是练习和坚持的问题。

列举一些人类的经典反应被心爱的人接受那一瞬间,心头鹿撞;而爱情的欺骗和背叛,又会让你捏紧拳头。面对不屑之人,微微扬起下巴,轻轻吐出一个“切”字;诚心接受批评和教诲时,却会不由自主地低下头。试想一下,你能在心悦诚服的时候,抬起头来“切”一下吗?

多年好友的突然出现,会让你嘴巴和眼睛同时张大,继而欢呼雀跃;要是把好友换成僵尸呢?嘴张得还是一样大,却是惊声尖叫,试图拔腿狂奔。

被上级主管抓住不轨行为,手足无措;侥幸逃过的话,吐吐舌头,长舒口气。

几经努力争取,一旦得手,眉飞色舞;一旦失去,连翘翘嘴角的力量也随之消逝。

随着对知识的接受和储备,我们逐步学会了记忆、分析和评价。随着对社会生活的学习,我们掌握了越来越多的高级本领,比如遵守规范、举止礼貌。但无论如何,很多反应还是根深蒂固地固化在我们的身体中,有些是本能,有些是习惯。

当你遇到害怕的事情时,会不会出现下面的某些反应?

屏住呼吸,心跳加速,冷汗不自觉地冒出少许。脸色发白,剧烈一点还会有想吐的感觉,会觉得有点冷。肌肉可能会不由自主地颤动。想尽量远离那个可怕的东西,如果不能动,至少也会把身体后仰或者转向另一个方向。抱起身边的书本或者坐垫,挡住可怕的东西,才能让自己觉得安全温暖。

当你遇到高兴的事情时,会不会出现下面的某些反应?

呼吸不会拘束了,变得自由而有力度,心跳也会加速。不自觉地没开眼笑。好事太大了,还会把双手高高举起,挺拔着身体,也许还会跳起来欢呼,浑身舒畅。条件允许的话,也许你会冲过去抱住你喜欢的东西或人。反正,总不会背过身去撇着嘴巴。

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一定会这样吗?所有人都会这样吗?也许你还会问,我要是故意控制住不作这些反应行不行?

控制住这种真实的反应是一个很复杂也很苛刻的过程:(1)首先要做到不意外。要预先知道会出现某种刺激,然后决定要控制住自己。

(2)然后要做到不在意。不管刺激如何,都要接受这种刺激,快速分析这种刺激的性质(利或害)和力度。

(3)再然后要做到不反应。通过感知和思考,把你能找到的可能的身体反应一一制止。没准儿还有遗漏。

(4)最后再复查一遍,自己是不是有没管住的地方,补充完善。

真的控制住了,满意了吗?但是从你僵硬的身体和呆板的表情来判断,你很不正常,应该隐藏了什么不希望别人知道的事情。这么高兴(或者惊悚)的事情,你居然没反应?这些就是破绽。而破绽的必然存在,正是观察微反应可以洞察内心的基石。

虽然我们不能避免破绽百出,但是我们可以向两个方向努力:“其一是尽量学会控制自己的身体,减少不必要的破绽;其二是尽可能多地了解这些破绽,减少被他人蒙骗的情况发生。

控制自己的身体,有两层含义。

一种是肌肉的运动控制能力,让动作可以保持精准而熟练。从这个角度讲,舞蹈演员,尤其是古典舞蹈演员,以及运动员,比如武术、体*等讲求精致的运动项目运动员,具备比较好的肢体控制能力。

但这种能力并不是重点。

控制身体的另外一层含义是控制应变能力,让神经系统可以处变不惊。

比如说:“表演时,不担心观众否定自己,名声扫地从而影响了光辉远大的“艺术事业”;体育比赛前,不害怕输掉后嘘声一片,数月辛苦与奖金、广告一并付之东流;演讲时,不害怕被民众质疑而声名狼藉,政治生命就此一蹶不振;谈判时,不担心判断失误或不够诚恳而损失惨重;就算看到形容恐怖的妖魔鬼怪,也要清爽地告诉自己,这世上哪有超越生物规则和物理规则的怪力怪神!

上述种种,真能做到处变不惊的,有三种情况:(1)最高者,超脱得失。得到不喜,失去不惜(包括生命)。这个基本上接近神的境界了。(2)中间者,经历丰富,积淀深厚,有比较靠谱的自信心。能做到这一点,就已经不是普通人了。(3)最低者,自我催眠,强迫自己相信本不是事实的情况。其实,这个更难,也许精神上患有疾病的部分人士,可以完全做到。

观察别人内心的时候,这三类人最难对付的。厉害的政客属于第二种,高超的演员属于第三种,第一种至今还不多见。

即使你已经成为了隐藏自我的高手,也逃不出动物类求生的本能规则。只要找到有效地刺激,作为人类的你,就一定会出现破绽,藏无可藏。

也正因为如此,掌握如何有效刺激你想要了解的人,就可以抓住他(她)的破绽,这相对于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反应而言要容易很多,因为这些知识是科学。科学有两个特征,可验证,可。如果能准确发现他人的破绽,继而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你就可以“扮演上帝”。

人具有的八种微反应冻结反应:是在人受到意外的刺激时的第一反应。突如其来的刺激,会让人瞬间出现短暂的停顿,用来看清状况,判断对策。如果在一个问题后,对方出现瞬间的停滞,说明这个问题让对方感到很意外,意外的刺激是打破对方心理防线的有效手段。

安慰反应:是人受到负面刺激(批评、压力、否定等)后可能出现的反应。安慰反应在说谎的时候尤其常见和明显,因为说谎是迫于某种压力而进行的行为。如果对话的情况可以确定存在某种压力,那么安慰反应可以映射出此人当时的内心状态——不舒适。

逃离反应:是人感受到厌恶或恐惧的时候会产生的反应。如果面对的刺激具有威胁性(可能伤害到自己),而自己又没有改变局面的信心,则会出现逃离反应。远古时代的逃离是跑,现代社会的逃离则多数比较隐晦。出现逃离反应,可以判断出行为人内心对刺激源所持的负面心态,厌恶或恐惧;仰视反应:是对自己能力高低、地位差异、胜败预测、优劣定为进行判断后的反应。进行积累的本能,使得人会仰视比自己高大的对象,蔑视比自己矮小的对象;反之,人也会本能地尽量抬高自己的身体以期建立优势,也会在认怂的时候,把自己的身体放低。所以,观察一个人的体态高低,可以判断其内心的自我定位。

爱恨反应:是人际间心理距离的两个极端——爱和恨所主导产生的反应。爱的时候会希望对方也能爱,会担心对方不爱;恨的时候会主动拉开距离,会咬牙切齿地质问“为什么不爱我”,还会干出更疯狂的举动。身体间的距离,可以体现出人和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人的某些行为,也可以体现出其内心的喜爱与厌恶;领地反应:是人在自己的“领地”中所表现出来的领导风范。自己的地盘里,人会表现得放松、自在、威严,还可以丝毫不费力地指挥。如果有人敢于挑战自己的领地范围,则会引起强烈的警觉和反击。观察人的姿态和动作,可以判断出其内心是否具有安全感,而挑战对方心中设定的领地范围,可以激起强烈的愤怒,这些可以帮助建立心理测试中的有效刺激。

战斗反应:是愤怒的最强体现。引发愤怒和战斗的原因,无论多么具体,都可以归结为生存和繁衍中遇到的威胁,比如“同行是冤家”可以溯源到对生存的威胁,“冲冠一怒为红颜”则可以溯源到对繁衍的威胁。一旦战斗反应出现,除了可以逆推出愤怒情绪之外,还可以预见到“不会轻易放弃”的行为趋势。

胜败反应:是战斗结束之后的表现。胜利的趾高气昂,失败的人垂头丧气。如果经过战斗后,观察到被测试人的胜败反应,则可以用来分析此人心态,还可以用来预测事情未来的走向。

了解各种微反应,就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下对他人的情绪和心理作出准确的判断。而准确把握了他人的心意,也就可以相应采取最有效的应对措施。

最新小说: 我的技能有亿点随机 苟在女帝宫我举世无敌 我穿成了反派富二代 诸天:开局一拳打爆神王唐三 秦时:开局拜师李牧,剿灭匈奴 这个傀儡太凶了 老祖宗又诈尸了 天赐万象玉作杯之兵哥哥 我靠演技成圣 诸天万界之我的分身全是苟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