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在开学一个月后的十一国庆节汇报演出,在乐队吹奏单簧管,乐队小学生穿着黄色和橘黄色相间的校服,很是整齐,我给他照了好多照片,回来夸他吹的好。问他:“老师为什么选你吹单簧管啊?”“班主任老师不让我去学乐器,我自己跑去的。”
原来,皮皮的数学成绩很好,教数学的班主任张老师非常喜欢他。学校的兴趣班招人,让他报名参加奥数班,可他要学习吹单簧管。班主任老师对他说:“不许去,我对音乐老师说了不许收你。”
我儿子对我说:“我才不怕呢,我趁他不注意,溜出去飞快地跑到楼上,找音乐老师报了名。等班主任老师知道了,已经晚了。”
原来,皮皮就是这样学吹单簧管,进到乐队里,实现了他的愿望。
看着皮皮得意洋洋的样子,我不禁对这个小小少年另眼相看起来。挑战权威啊!
这不禁使我想起在我在北京上小学四年级时,同样经历了相似的课外兴趣班的选择困境,而我所留下的是对画画深深的遗憾。
对绘画的热爱要追溯到小学一年级的时候,那时候父母支援三线建设全家从北京迁到陕西山沟沟里建工厂。父亲出差回来给我带来一本《儿童动物简笔画》我如获至宝,放学后回到家,坐在那里一画就是几个小时不挪窝,母亲让我出去跳皮筋,丢沙包,我沉迷于绘画,头也不抬。时间长了,母亲很担心:人家孩子放学后在外面疯玩,吃晚饭家长喊都喊不回来,这个孩子怎么呆在家里赶都赶不动呢,别是有什么毛病吧。
1979年父母去日本学习,我被送到北京姥姥家借读小学四年级。在北京上了两年小学。
北京的教育水平与山沟沟里不可同日而语。何况我所在的小学还是建设人民大会堂时剩下的材料建的。这是我二舅告诉我的,他是该小学建成后第一批入学的学生。当时的学校叫代代红小学,后来改成北新桥三条小学,就在雍和宫附近。
入学后不久,学校成立课外兴趣小组,有绘画,英语,合唱团,乐器团,科技小组,编织小组等等。孩子们欢天喜地地报名参加兴趣小组。教我们政治思想的张老师是学校的领导之一,说我遵守纪律,常常在班上夸奖我。我这个来自山沟沟的孩子,特别老实,听老师的话跟听圣旨似的,这与当地的孩子自然有些不同。
张老师负责组织编织兴趣小组,没有几个人参加,她让我去参加。我说我要参加绘画小组。张老师说:“你遵守纪律,我特别喜欢你,你一定要参加编织小组。”我说:“我喜欢画画呀,我不喜欢编织,我不想去。”看我坚决拒绝,张老师说:“我是学校领导,我跟其他兴趣班的老师打招呼,他们谁也不会接收你的。”
我这来自山沟沟的十一岁的小孩儿,真是被唬住了。我没有去报名参加绘画小组,也不知道找班主任寻求帮助,下课后不得不去参加编织组的活动。第一次活动,三四个女孩子坐在张老师的办公室里抄写一张编织口诀:“一针上,两针下.......”,抄写完后走人,下星期再来,连花花绿绿的毛线也没见到一团。
第二个星期,我没有去参加编织小组的活动,星期三放学后,全学校的孩子都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小组活动去了,只有我一个人一放学就从学校大门口儿溜了出去。“三十六计,走为上”,也是需要足够的勇气的。
回到姥姥家,二舅下班回来,看到我闷闷不乐的样子问我怎么了。我说:“课外兴趣小组要我学编织,我不喜欢去,一针上,两针下,一点都没意思,织毛衣是家庭妇女做的,我将来是要当科学家的。”
二舅是空军机械师,刚刚从部队复员回到北京,当时正在谈恋爱,腰板笔直,英俊潇洒,是我崇拜的偶像。他问我:“学校有几个人不参加兴趣小组?”“放学后就我一个人先走了”。二舅笑着说:“哈哈,你是独立大队--政委兼士兵。”
从此以后,每个星期三放学后,我这个独立大队的大队长就又惆怅又自豪地拉着队伍早早地回姥姥家了。有一天,我在胡同里碰见低年级的一个女孩子背着画夹往外走,问她去哪里,她说:我和绘画兴趣组去北海写生去。看着她蹦蹦跳跳远去的背影,我羡慕极了。那是怎样的无助和失落啊。“求之不得,辗转反侧。”
小学毕业后,父母回国去咸阳建新的工厂,家里从山沟沟迁到中等城市,工厂的子弟中学也建好了。我成为学校的第一批中学生。八十年代初的中小城市的教育资源根本无法与首都北京相比,这里放学后没有兴趣班,只有每周一次的美术课。我的绘画才能还没有发芽,就被深深地埋没了。
------------
穿越笔记
皮皮九岁时追求自由的勇气,为他的人生打开了大门。学习乐器,增加了他的才艺和自信,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2003年转到英国上学后,他也是学校乐队的,并在上中学的第一年获得了一年一度全学校唯一的一个音乐奖杯“年度音乐人奖”,那是2003年,他是整个中学里唯一的一个来自中国的学生,银质奖杯的奖座上还刻上了他的名字。
对于画画成为我少年心中深深的遗憾。所以当儿子三岁的时候,我就送他去艺术全托学习绘画,去实现我小时候无力实现的梦想。从在国内学习国画,到来到伦敦学习油画,2008年他16岁的时候作为城市奖学金的获得者代表(每个学校选一个有才能的学生,共100个学校一百名学生,从12岁开始,连续四年每个月一次去大学里培训,而这100名学生当中他是唯一的一个来自中国的学生),与英国首相夫人在国家天才儿童研讨会上同台演讲,并把他的油画画作送给首相夫人。看到儿子的进步,我也算是得到了一些安慰。
儿子画画时,看着我一副羡慕和崇拜的样子,常常鼓励我拿起画笔去尝试。可我一直没有信心,我什么培训都没有接受过,能行吗?
2013年6月1日。终于我报名参加了为期两天的绘画入门班,连续两个星期六在伦敦桥附近的艺术学术学院举办。第一节课正好在六一国际儿童节。
英国人不知道6月1日是儿童节。在国内的儿童们热火朝天地庆祝自己的节日的大喜的日子里,英国的儿童们静悄悄地没有动静。“六一”不是“国际“儿童的节日吗,这国际的范畴没有覆盖到英国吗?
2013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很是不同于以往。为赶上时代潮流,我刚刚开通了微信。中学同学的圈子里好不热闹。大家童心未泯,都在追忆美好童年。讨论着如何重新体验年少的感觉。我报名参加了为期两天的绘画入门班,连续两个星期六在伦敦桥附近的艺术学术学院举办。第一节课正好在6月1日,这给我初次的绘画入门课学习凭添意义。
艺术学术学院离我家很近,坐地铁只有两站。星期六早上10点上课,我早早来到了学校。老师是具有35年绘画经验的女画家。她自我介绍时向我们展示她的画册,说要借以证明她的能力能够胜任教学。大家都笑了。英国人的幽默无处不在。接着10名学员做自我介绍。伦敦真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我们的学习小组就是一个缩影,除了我这个中国人,还有西班牙人,法国人,巴西人。有五个人曾经接受过或多或少的绘画培训,另外五个人跟我一样,出了学校就没学过绘画。我介绍自己时说:我没有参加过正规的绘画培训,可我相信人的潜能很大,我希望能够开发潜能,在绘画方面发挥创造力,实现童年梦想。大家都为我鼓掌。
每人面前摆放着一个巨型画架,桌子上摆着五颜六色的水果蔬菜,我们先从静物写生开始。老师逐一巡视,发现每个人的长处加以表扬,我们越画越起劲儿。她对我的表扬是:你画的背景颜色用的很好,颜色很鲜艳,有抽象画的效果。我说:我想表达快乐的心情。我知道我的静物画得很糟糕,想用背景颜色来弥补一下。
中午十分,我的第一幅画画好了。我迫不及待地发微信给中学同学圈子,向他们汇报我六一儿童节的收获。给儿子打电话,分享我激动地心情。自信心开始发芽了。
下午在画第二幅画的时候,我了解了绘画的全过程,慢慢找到了感觉。
五点钟结束前,老师让大家把画架围成一圈排好,大家一起欣赏。老师问:“现在,谁会有这样的想法:我没有绘画才能,以后再也不想画了。大家都笑了,情况恰巧相反,我们增加了信心,对绘画兴趣更浓了。
十个人画相似的静物,风格却各有不同,尤其是那个西班牙的男生和我这个中国女生,风格独特。我想这与作者对绘画的理解,理念和画画的目的是有关系的。西方的画法注重光影的运用,英国学生的作品更加注重细节的逼真。而我认为,尤其是这个照相机遍布的时代,绘画应该超越过去记录图像的功能,抒发自己对世界的看法,抒发创意应该重于对实物的描绘。比如在绘画过程中,同学从我身边走过时看到我的作品后,情不自禁地一声“哇!”这就是我想达到的目的。中国人画画讲求意境,这是与西方画的一大区别。
大家来到我的画作前,我说:我的画还有名字呢,上面的叫”甜蜜雨”SweetRain,下面叫“和煦风”harmoniousWind。表达我快乐的心情。老师评价说:我的作品的特别之处在于把对生活的感悟和热情融入到静物写生中,且颇具童趣。
离开时我感谢老师对我的指导和鼓励。这节课对于我来说意义深远,为我实现童年梦想打开了大门,这对我很重要。
捧着两幅尚未干透的画作,穿着半坡出土的陶罐上的图案的中国民族服装,兴冲冲地招摇过市,一不小心,也成了伦敦街头一道独特的风景了。
1979年11岁时的对画画的梦想和遗憾,终于在2013年45岁时得以弥补和实现,而其间耽误了34年。如果在那时,那个小姑娘能够和皮皮一样,不惧权威,跑去找美术老师报名,学习画画,去夏天的北海写生,那我的生活是否会增添一些色彩,我的生活是否可以多一些快乐,我的命运是否会有一些小小的不同?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