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外来户,叶尘决定进行赋税减免。凡是新郑与阳翟之中的务农百姓,全部免去三年之内的所有赋税。
挣多少就是多少,不用上缴一粒粮食。
至于经商者,虽然不能享受与农民一样的待遇,但也可以减去六成的赋税。如此一来即便是普通的小贩也不用担心生活问题,而那些商人也能够积累更多的财富。
除此之外,凡是愿意来此的健壮青年,还会分配田地甚至是工作,让你可以养活自己。
一句话,只有是个有手有脚的勤快人,来到这里就饿不死!
饿不死听上去很简单,但对于寻常百姓而言,在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能够活下来有一口饭吃,就已经是最大的期盼了。
在决策下达之后,下面的人手便开始行动起来,四处张贴告示。
不过如今他的势力范围还是太小,想要将消息迅速传递出去还是很困难的。
所以,叶尘为了提高效率,还是寻求了儒家的帮助。
而儒家不愧是老牌显学宗门,在搞宣传上确实有一套,在收到叶尘的指令之后,各国的儒生们也是通过各自的渠道将这一信息传递开来。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此事便传遍了七国的大部分地区。
各国君王闻讯,心中皆是有些惊讶,韩国不一向都是怂瓜吗,什么时候也有这样的魄力了?
大家都知道减免赋税能够吸引流民,但却很少有人这么做,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利益二字。
如今大部分国家的收入都是靠着征收上来的钱粮,如果将这些给免了,百姓过的是舒服了,但国家却很难维持下去。
毕竟无论是培养军队,还是养活各级官员都是要花钱的,如果三年不收赋税,恐怕国家连军饷都发不起,到时候不用外敌进攻,自己就先分崩离析了。
也正因此,对于韩国放出来的消息才感到惊奇。
韩国的家底本就薄弱,而新郑与阳翟更是税收重地,将这两处免税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从表面上来看,牺牲两个地方的税收来吸引更多百姓似乎是一件好事,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
以前也有人这样干过,想要通过降低税收的方式,将其它国家的百姓都吸引到一个地方,然后再进行管理。
然而事与愿违,大部分过去的人都是本国百姓。
也就是说,这样的做法实际上所导致的结果,只是将全国的百姓集中到一个地方罢了,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而这样的事情,却是国君所无法接受的。
先不说税收的问题,如果所有人都往一个地方挤,那其它地方怎么办,国土不就白白浪费了吗?
另外,每个地区的生产力都是有限的,是不可能养活那么多人口的。
所以最后也只得不了了之,将所有百姓遣回了原地。
而看到这般结果,那些还在观望着的他国百姓,也自然就放弃了原本的打算。
所以也就没有刻意过问,反正最后也不会成功。
除了一个人,那就是嬴政。
他很清楚,如今的韩国已经不在王室的手中了,而这件事十有八九是叶尘弄出来的。
最关键的是,叶尘若是想增加人口,并不需要从他国引进,只要将韩国各地的百姓吸引到自己的地盘就行。
按理说,这样的事情对于他的利益是一种损害,毕竟如今的韩国已经在大秦的掌控之下了,都算是秦国的子民。
前者的做法,有挖墙脚的嫌疑。
不过嬴政也没有太担心,叶尘就算再厉害也只有两座城而已,根本就无法养活太多人,影响不会·很大。
而事情也确实在照着这些君王的想法在进行。
在消息传开之后,各国百姓皆是有所意动,不过其余几国的人却并没有立刻赶过去,而是在观望。
谨慎小心是底层百姓的统一态度,如今很多事情都是一天一个样,在没能确定结果之前都不会轻易冒险的。
毕竟这山高路远的,又没有什么代步工具,说不定就死在半路上了。
而韩国本地的人便没有这么多的顾虑了,在得知了此事后,直接就拎着包赶过去了。尤其是距离新郑比较近的几座城,其中的人口更是大规模的汇聚而去。
而对于涌来的人群,叶尘也没有一股脑的全部收下,而是采用了一种优先挑选策略。
拥有良好生育以及劳动能力的青年以及资产较高的商贾属于第一优先级别,而孩童与少年则是第二优先。
虽然他们现在还无法承担太多的劳动,但过些年总会长大的。
至于老弱病残,就只能留到最后了。如果人数到达了上限,那么就只能将这些人拒之门外。
虽说这样的事看上去有些狠心,但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毕竟自己就这么点地盘,所能够承载的人口十分有限,是不可能全部都留下的。
总不能为了留下老人,就将年轻人和小孩赶走吧?
适者生存,是天地的法则,无论在什么时代这个道理都不会改变。
不过即便如此,依旧有着很多人趋之若鹜,不过一个月的时间,就收纳了五六万的外来人口。
为了安置这些人,韩非也在安排人手搭建起了大量的简易木屋,作为众人的临时居住地。
此外,还开设了许多的粥棚,所有迁移而来的百姓前几日都能够领到免费的米粥。
而在两日后,便会有人为成年男子安排工作,基本上都是干一些杂活或者搭建建筑之类的。
虽然工钱不多,但也能够让一家三口吃上饱饭。
除此之外,女性也可以在组织下到特定地点开垦土地,每个人能够分到两亩良田。
如果干的比较多,虽然不能分到更多田地,但却可以按照开垦量零到工钱,也算是贴补家用了。
这一个月的时间,几乎所有到此的百姓都安定了下来,不愿意再离开。
而看到这般情况,其余各国正在观望的百姓也坐不住了,纷纷走出了国门,背起大包小包朝着新郑与阳翟赶去。
一时间,九州之地却是掀起了一波人口流动的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