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第 31 章(1 / 1)

<>这是防盗章,若是给各位带来不便,多多包涵!老二家的知道家里不开火,抱着孩子回家吃了。估计是生气了,都没开口让她这个婆婆跟着回去吃饭,以往老二媳妇可不这样。老二媳妇历来是个大方的,若不是她同意,老二哪能时不时往家拿吃的,也就是老二岳家条件好,不计较这点子东西。农村这么过日子可不成,吃的用的都得算计,不然孩子这么多,不算计着过哪养得起。

李奶奶想来想去,还是觉得惹老二媳妇生气了,搁她她也气,可谁让闺女不争气,老是惹事呢。想起脑子越来越轴的闺女,越发恨铁不成钢。李奶奶叹了口气说:“算了,孩子大了,管也管不了。好在除了这个闺女,其他还算出息,他们能把日子过好就成。”

老支书幽幽的声音传来:“几个孩子都有心数,你就别操闲心了。现在年景不好,家家都吃不饱饭,我就发愁队里那点粮吃完可怎么办?”

李奶奶还乐观地说:“愁什么,现在新中国了,领导还能让老百姓饿肚子。收成不好就少吃点,现在野菜都冒出两茬了,怎么都不会饿死。”

老支书皱着眉,没再往下说。他不想跟老伴说那些愁人的事,说了不过是多个人担心。说起来,李连升有点古旧大男子主意,他主张“男主外,女主内”,只要家里的事老伴管好的就成,外面好坏都由他兜着。

当初日本鬼子扫荡城里,他只是个粮铺的大掌柜,看着事不好,就跟东家辞了工,买了车粮食连夜拉回家。鬼子扫荡到附近的村里,他就组织村民放哨,鬼子来了就躲进山里。期间他还带领村民偷偷杀了几个鬼子,埋了山里。解放后,村民因为信服他,就让他当了村支书。

听说有的村现在就快断粮了,距离夏收还有三个月的时间,那些快要断粮的村子,这三个月咋过?不说别的村子,就是他们村现在余粮也不多,不知能不能撑到夏收。好在春天到了,掺着野菜吃也行。老支书就盼着夏收顺利,交了公粮外能留下足够的口粮,让大伙儿能填饱肚子。

再说李元美灰溜溜地带着儿子回到家后,带回来的二斤苞米面立马被婆婆牛春花要去,锁在她的炕头柜上。

现在大家伙都在村上吃大锅饭,不让在家里开火,这苞米面不能光明正大做成饭吃。不能吃没事,不是还能存着,说不定哪天就成了救命粮。

牛春花时常让小儿媳回娘家,就是为了能沾亲家的光。毕竟小儿子当初看上李元美这个小儿媳的时候就说过:李家条件好,若是能跟她家结亲,怎么都能沾点光。

再说李元美长得不赖,于是,心思单蠢的她成了牛青水的目标。牛青水不但心眼多,还是个自大狂,他觉得自己好歹是个初中生,怎么也算个文化人,凭什么不能混个工作干。只是他家没个能耐人,没人给他提供这样的机会。所以他就自己创造机会,趁着赶集认识了李元美。每次附近演电影,就约李元美一起看电影;集市的时候,偷偷带她去玩,一来二去,慢慢就熟悉了,最后俩人就勾搭成了。

牛春花眼巴巴地等着儿子娶了媳妇好沾亲家的光。

等老二牛青水按照自己的心意娶了媳妇回来,他先用甜言蜜语把李元美拢住,让她死心塌地跟自己过日子,再用孩子绑住她,然后开始让李元美自己跟娘家要好处,主要是想让李家给他在工厂找个班上最好。

可惜李家也不是傻子,根本看不上只会动嘴的小白脸。李元美提了几次让二哥给她丈夫在厂里找个活儿干,李元盛都没答应。他就是看不上这个妹夫见了他就巴结的嘴脸,再说了,牛青水看不起他大哥,每次瞅大哥那眼神都带着瞧不起的意思,一点都不热情。

他凭什么看不起大哥,就因为大哥是个农民?于是李元盛小心眼了,有工作机会都没留给他。至于糊涂妹子,只要她日子能过就成,遇到难事他会看情况帮忙,但不会什么忙都帮。

结果牛青水的工作机会就因为他隐晦地鄙视大舅子给弄没了。若是他知道,说不得会抱着李元盛的大腿喊:“二哥,你就帮帮我吧,我再也不会看不起大哥了!”

话说回来,牛春花就发现小孙子脸上的伤,因为牛红军在他奶奶跟前恶人先告状了。

作为奶奶的牛春花,不问青红皂白就指着李元美的鼻子骂:“你个傻货,连孩子都看不好,还能干啥?你娘家那么多工人,咋不多那点好东西回来,就这点苞米面,你家好意思拿出手?我乖孙都流鼻血了,这点子能补上流的那些血吗?咋不要点鸡蛋回来?”她咋呼前咋就不想想,儿媳妇每次回娘家可都是两手空空。

李元美早在结婚后就屈服在婆婆的淫威下,就算娘家给力,她都生不出反抗的心思。这会儿只能在心里埋怨侄子侄女有糖块干嘛不分给她儿子,儿子只是馋了才抢糖吃;要是早给不就没事了吗;不然今天能带回二斤苞米面回来肯定会被夸的。她竟然这样想,只能说越活越回去了,谁都不该她欠她,凭啥好吃的东西都给她。

彪呼呼的牛红军就在一旁看着他妈挨骂,根本没啥反应,可见他妈挨骂这事多稀松平常。

而她两个闺女牛红云和牛红霞,刚从外面挖野菜回来,看到挨骂的妈妈,一个个低着头跟鹌鹑似的躲到一旁干活去,生怕奶奶看到她俩遭牵连。其实,这俩孩子非常想跟着妈妈去姥姥家,可惜奶奶非得把他们留在家里干活,只有过年过节才会让她们跟去。

牛红云今年都九岁了,家里还不让她上学。主要是牛家牛春花当家,一切她说了算,而她又是个重男轻女的,肯定不会出钱让女孩上学。就算是她那三个闺女,没出嫁前也是吃的最差,干活最多,出嫁时跟亲家要了部分彩礼,嫁妆却没陪送几件,搞得几个闺女在婆家抬不起头来。因为这个,闺女都不爱回娘家。

牛春花生了三个闺女两个儿子,三个闺女是排在前头生的。那时候她的婆婆天天念叨她生孙子,千万别让老牛家成了绝户。在三多喇叭花盛开后,终于生了个带把的,就是她的大儿子牛青山,这下她可算能在婆婆面前抬起头了。开始,她对大儿子牛青山很好,可惜因为她忙着干活,孩子交给婆婆带,这样,牛青山对婆婆比她亲近。

后来,过了两年牛春花又生下小儿子,儿子又越长越像她,她就把心思全放到小儿子身上,牛青水就成了她的宝贝疙瘩。

其实,老大牛青山家有个儿子叫牛根生,那才是她大孙子,可牛春花早就把老大给分了出去。为啥早早把老大分出去,就因为老大媳妇是她奶奶做主说成的,她看不顺眼,老大没有老二嘴甜,还不听话,挣了钱大部分都给她媳妇。其实,赚钱交给媳妇这事是牛家老婆婆教给大孙子的心眼。她清楚地知道牛春花不待见大孙子牛青山是她的原因,可不能让儿媳妇误了大孙子一辈子,于是就出了这个主意。牛青山很信服奶奶,觉得奶奶比他娘好,当然听奶奶的话。

可惜,老大刚结婚没多久,奶奶就因病去了,去之前非得把牛青山分出去单过。于是,牛青山就被自家老娘扫地出门了,每年给点养老粮就成。这也是牛家老婆婆有先见之明,不然,老大媳妇肯定会受婆婆牛春花的磋磨。

老大家分出去,家里只有李元美一个儿媳妇,不欺负她欺负谁。知道小儿媳妇稀罕她儿子,所以俩人刚一结婚她就抻着,等着做儿媳妇的巴结她。李元美还就吃这一套,被这娘俩哄得团团转,恨不能为老牛家鞠躬尽瘁。

于是,李元美就慢慢被洗脑了。虽然开始李元美回娘家会被教上几个心眼,那根本就不管用。李元美被李家养得有点单蠢,也许老李家愚笨的基因都遗传给了她,她样样想拔尖,干啥都不出色。主要是上面有个能干的姐姐李元秀顶着,哪里都显不出她。

李支书比较开明,非常清楚读书的好处,有文化的人能干轻快活计多赚钱,没文化的人只能下死力养家糊口。他手里攒了些余钱,那时读书花费也不多,所以,家里几个孩子都让读书。

李元秀上学学习比她妹妹好,一直读到高中毕业。因为算盘打得好,后来通过考核分到了供销社工作。消息传出后让村里的人都羡慕的不得了,说李家大闺女能耐,考上供销社,成了吃国粮的正式工。一时间,村民都嘱咐自家孩子好好读书,以后读出书来也吃国粮。

可是李元美就不成了,她勉强读完小学就后,上初中得跑远路,大冬天她嫌太远太冷不愿上,其实只有二里路而已。最主要不愿上学的原因还是她学习不好,怕传到村里丢人,因为村里人老说她上学不如哥姐和弟弟,那年头若有个愚笨的名声,不好说婆家。就算当时李元美年龄不大,但她听村里的老娘们说得多也就明白了。

李元秀嫁给了二哥的同学兼好友赵青林。赵青林长相端正,个子也就一米七出头,他有个正式工作,是林场职工。家庭条件算是不错,父母住在镇上,是矿场工人,有个姐姐已经出嫁。李元盛在镇上读书时跟赵青林是同桌,经常去他家玩,比较了解赵家的情况,赵家父母脾气不错,好相处。李元盛经过全面了解,自家大妹因为是供销职员工他才介绍两人处对象。以赵家的工人家庭背景,肯定不想找个干农活的媳妇。

而李元美一直想嫁个更好的人把大姐比下去,省得老娘天天念叨她样样不如姐姐。最后她看中牛青水,因为他长得俊,这点确实比赵青林强。

当然,这是李元美情人眼中出西施,觉得牛青水俊秀,可在农村人眼中,他这单薄的身子根本不是找对象的好标准。只能说俩人就是王八看绿豆——对上眼了。

布袋里装的是杂粮窝头——今天中午的干粮。因为自己在家蒸窝头太麻烦,回家吃饭的职工多数从食堂带回来。窝头是苞米面、红,薯面、高粱面以及多种粗粮混合磨制的杂合面,形状酷似一个蘑菇头。在人数较多的机关、矿厂和学校的餐桌上,一直闪亮登场,差不多顿顿都有,在大型食堂的饭谱上,几乎占据了一日三餐的半壁江山。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窝头的身影突然消失殆尽,让鸡鸭鱼肉和大米白面占领了餐桌。

等爸爸检查完头,李娜转过头,轻轻用手圈住爸爸的脖子,呢喃了一声:“爸爸。”她对前世的父母没什么印象,只能从奶奶的回忆和旧照片里来寻找爸爸的影子。凭空想象的爸爸和眼前这个眼见为实的爸爸重合了,李娜又心甘情愿的喊了一声:“爸爸!”

李娜这才细细打量爸爸,约莫身高有一米八左右,身上穿的是一套灰色制服,浓眉大眼厚嘴唇,典型北方大汉形象,威武不凡,身材消瘦却沉稳有力,一看就是家里的顶梁柱。

“哎。”李元盛听着女儿娇娇软软的声音,心里熨帖地很。

“爸爸,爸爸,还有我呢,你怎么把我忘了?”李建兵抱住父亲的大腿不依。

李元盛用一只胳膊抱住女儿,弯下腰又把儿子抱起来,开玩笑:“今天抱你俩出力气了,中午我得多喝一碗粥。”

一家四口高高兴兴往家走,路上又遇到正在读五年级放学回家吃饭的大儿子李建军。他到了窜个子的年龄,因为营养跟不上,长得跟细麻杆样儿精瘦。

李娜听龙凤胎哥哥叫大哥,她也笑着叫了声大哥打招呼。想到这个年代鼓励多生孩子,李娜看兄妹一个个冒出来,不由想家里到底多少娃。一家五口到家后,发现没有别的娃了,她悄悄松了口气,这个小家总共有五口,还算正好。<>

最新小说: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八零好福妻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 谍海偷天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 九零福运小俏媳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