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父,何为踏水之法?”
“踏水之法,是我最近十年所得之功法,其前身便是你现在所习的《迷踪步》。”笠翁笑着道。
“原来如此。”
“要想习得踏水之法,首先便要掌握自然之道,以其为基础,方能施展踏水之法。现在你已懂得了何为自然之道,那我们往深一层思考,如何利用自然之道呢?要是能创出符合自然之道的功法,那岂不是美哉?”
王若帆听得大感兴趣,连忙点头。
“我在这片小湖,已住了数十年。每天,我便如你之前一般,捕鱼、潜水、垂钓。最后,我终于创出了踏水之法。所谓踏水,便是借水而行。水会流动,这是自然规律,谁人也破坏不了。水能载舟,装载了重物的船可在水上飘动。同样道理,凭借水的流动性,我们可以在水面上踏步而行。水之属性,为中性,水能溶万物。借助水的帮助,我们亦可挡下诸多的攻击。本功法名为踏水,其实世间万物皆是同样的道理,可凭水、可凭石、可凭泥土,世间万物皆可被我们利用。”
王若帆点头称是。
“现在,你便站于水上,刚开始的时候,可使出灵力支撑,待你掌握了技巧后,便撤出灵力,凭自身之力站于湖面之上。”
“是,师父!”
王若帆灵力运转,轻身之术使出,自己便升至空中。接着,他飞到湖面上方,凝神聚气,双脚放平,慢慢地放在湖面上。
他的脚刚接触到了水面,一股清凉的感觉便传了过来。王若帆尝试着收起灵力,谁知,刚开始收起灵力,身体一下子失去了支撑,自己便掉进了水里。
王若帆继续飞了起来,这一次,他把动作放缓了一点,双脚缓缓踏在水面上,灵力一点一点地收缩,随着他灵力的减少,他身体也慢慢地沉入了湖中,最终还是失败了。
正常人的身体,都有重量,而且人体密度要比水的密度要大,人要想浮在水面之上,是极难的事情,但是为何偏偏就有人能做到?王若帆想起初见笠翁的时候,他在湖面上踏步而行的情景,是何等的潇洒,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笠翁曾说过,踏水之法是以自然之道为根基,那如何把自然之道融合其中呢?王若帆想了想,未能有所收获。自己曾置身于湖中十多天,对水之属性已有所了解。水为何可以流动?那是因为高处之水推动之作用。那人如何凭借水而站立?是否需要有何凭借?
王若帆一直想不通,他只能不断地去尝试。如此反复尝试,经过了一个月的时间。这一个月里,他无数次把灵力消耗光。每当他灵力消耗完后,便置身于湖中,运转《众生经》,快速地恢复自身灵力。此时,他运转功法速度已经快了一倍多,功法运转十五次后,便能完全恢复灵力。
这一个月里,他发现,原来在水中修炼具有奇效。水中蕴含丰富的灵气,可以连绵不断地供他吸取。更重要的是,在水底下,《众生经》运转效果更佳,在此环境下运转的速度要比陆地上高上一些。
经过了一个月的不断尝试,虽然他未能长时间站立在水面上,但已比初次尝试的结果,要好上许多。现在的他,已经能够站立水面上超过一刻钟,而且在他的不断修炼之下,境界也升了一层,达到控境八层。
笠翁这一月里,不断观察王若帆的修炼情况。他发现,虽然此子尚未掌握踏水的门道,但离之亦是不远。
有一次,王若帆状态极佳,全身心融入了这片湖光的环境之中。流水的灵动、微风的吹拂,皆在其心中流淌。
忽然,他心中一动,脚步踏出,已经平稳置身在水面之上。水不断从其脚底流过,他能感应水似乎正在托住自己的双脚。于是,他向前踏出了一步,身体仍是平稳,他继续向前走去。不一会,他便走了很远一段距离,比之前的只能站立,已是极大的进步。
笠翁看到,大声笑了起来,王若帆终于掌握了踏水之道。
“若帆,过来!”笠翁一声叫唤。
王若帆也是欣喜若狂,历经一月,在失败了无数次的情况下,今日终于掌握了其技巧。
“恭喜你,你已经掌握了踏水之道!”
“要感谢师父的提点!”
“这与我无关,我只能教会你方法,而如何去理解,则需要你自己的顿悟。那接下来,我便把踏水之法的口诀,全部传授给你,只要你加以练习,定能掌握。”
王若帆点头应是。
接着笠翁便念了一遍口诀,口诀不长,大概有四百来字,王若帆听了一遍,便已记下。
不久,湖面上便出现了一个身影,他将湖面视若平地,在其上不断变幻着步法,这人正是在练习踏水之法的王若帆。令人奇怪的是,如此脆弱的湖面竟然撑起一名体重上百斤之人的身体。
春去秋来,花开了又谢,一年半的时间便过去了。
这一年半时间里,王若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精神力已提升到灵境,境界也突破了控境,进入了若水境,而且还习得了自然之道、踏水之法、《剑典》第四层、第五层之功法。唯一没进步的便是《众生经》,因为他只有第一层的功法,后面的功法口诀不知在何方。
笠翁看到王若帆的脱胎换骨,心中极是欣慰,连连夸奖其修炼天赋惊人。
在某一天,当王若帆外出修炼回来,他发现笠翁不在了。房子中留下了一块石头,他拿起石头,一封信出现在他的面前,信中写道:吾徒若帆,你的进度神速,为师甚为欢喜,只是为师不喜群居生活,今日便要离开,希望你继续努力,争取更大进步。
王若帆大惊,忙飞身而起,寻找了附近数里,并没能找到笠翁。
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笠翁视其若子,并将自己的毕生所学传授给自己。他的突然离去,让王若帆顿时感到内心一阵空虚。他停止了修炼,坐在木房的地板上,看着师父留下的钓杆、长棍,过去的点点滴滴顿时浮现在眼前,他心中不禁一阵失落。
再接着,他便如师父般,把钓杆置于水中。在那里,他静静地坐了一天。最后,他收起了钓杆,将之放在墙角,同时心中想道:自己在此修炼了一年半,如今修炼已有小成。此时,师父离开,自己也是时候离开了。离开剑阁一年多,不知其是否有变化。自己这么长时间未回去,沈思思等人不知是否在担心。
他思绪凌乱,许多念头都不约而同地浮了出来。最后,他压下所有思绪,不再去思考。他重新把房子打扫一番,便离开了此地。
东阳谷,早在一年前,被一把大火烧掉。伴随着这把大火的,还有东阳谷三百多具尸骨,其中包括了谷主罗英华与谷中众长老。东阳谷全部弟子被灭杀,引起了江湖中的轰动。三大门派皆是派人前来查看,结果却没有找到丝毫线索。在三大门派掌教的商议之下,最后成立了一支联合的队伍,专门查询此事。可是,自从东阳谷被灭之后,江湖上便再也没有发生过相似的事情。江湖中人便猜测,可能是那股神秘势力觉察到三大门派的监督,不敢再次行恶。
王若帆返回剑阁的路上,经过了东阳谷。他见到东阳谷所有建筑物已经消失不见,而在东阳谷的地面上,现在修起了一个个坟墓,坟墓中全是东阳谷被杀掉的弟子。他不禁一阵感慨,幸亏当初有笠翁的相救,不然自己也逃不掉韫玉的追杀。
只是,不知当初在此激战的莫忻泽和唐天,是否有逃脱呢?
想起当初他们二人为了帮助自己逃脱,留下阻挡住韫玉,而如今却不知生死。此次,自己修炼有小成,定当要寻找此二人,如若两人皆死去,自己定要杀至阴阳家,为他们报仇。
只是如笠翁所言,阴阳家势力强大,其中高手如林,便是韫玉,此时的自己仍非其对手。王若帆只得叹气一番,不再多想,继续赶路。长时间的离开,其心中甚是期盼,恨不得马上回到师门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