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内阁阁臣的更替,崇祯出现在文华殿的日子越来越少,反而是钱谦益和同僚来西苑精舍的日子越来越多。一时之间,新内阁也被某些官员称之为了西苑相公。
关于崇明岛遭受潮灾和宋应升擅自调动地方军队的两件事,也很快就报送到了崇祯的面前。于是这一日,朱由检便将几位阁臣叫来了西苑精舍,向他们询问关于这两件事的处理方案。
在大会客厅内的方桌前,钱谦益看了一眼默不作声的同僚,方才对着方桌一头的崇祯说道:“内阁的意见是,对于崇明岛上发生的潮灾,准备拨款5万元用于重建损坏的环岛土堤和民居。至于上海方面,臣等不认为被水冲走的窝棚有赈灾的必要,因此责令上海市自行解决就可以了。
至于上海市市长宋应升擅自调动地方军队一事,内阁研究了总参谋部转送过来的报告,和宋应升自己上报的折子。”
钱谦益停顿了一下,看了看崇祯的脸色,发觉对方没有什么变化,方才继续说道:“臣等以为擅自调动地方军队的事件确实,至于当时上海市是否处在紧急状态之下,臣等以为很难确认当时的状况。
不过就目前的信息来看,宋应升发出调兵命令时,的确是出于公心。但臣等也认为,宋应升从崇祯元年开始就任上海市市长,至今也将近五年了。即便是按照规定,他在这个位置也待的过长了。
所以臣等以为,不如将宋应升平级调离上海,就此了解此事,想来朝野对此事的非议也会渐渐平息下去…”
朱由检听完了钱谦益的汇报,沉默了许久方才说道:“这就是内阁的意见?朕怎么觉得你们是在和稀泥呢。
朕知道现在外面为了宋应升的事情吵成了一团,官员们认为他不守规矩应当予以惩戒,百姓们却认为他是个难得的好官,应当予以嘉奖。
结果你们即不愿得罪官员,又不愿意挨百姓骂,就想要把这件事压下去。那么朕倒是想要问一下,将宋应升调离之后,那些帮助百姓迁移的上海本地官吏和警备师官兵难道是白忙乎一场了吗?”
钱谦益和众位阁臣都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如何回答皇帝的问题。事实上皇帝说的也不错,他们的内心也的确是这么想的。内阁刚刚换届,谁也不想多生事端,因此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大家选择了和稀泥的解决方式。
房间内安静了许久之后,钱谦益不得不试探的问道:“那么按照陛下的意思,对待这件事应当如何处理?”
朱由检扫视了一眼众人之后,方才慢慢说道:“如果纠结于宋应升是不是擅自动用了地方军队,朝野之间的争论永远不会平息下去。
对于朝廷来说,处罚了宋应升,今后地方官员谁还敢出来承担责任?若是因为擅自调动地方军队而表彰了宋应升,那么今后中央又如何管理地方官员呢?
所以,我们不妨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待这件事。不要把目光放在宋应升身上,而是放在军队救助地方百姓的角度上。
朕一早就说过,军队因为什么而存在,自然是为了保家卫国而存在。保家卫国不仅仅在于上疆场杀戮敌人,同样也在于当灾害来临时对百姓施以援手。
对于军队这次主动出营救助上海百姓的行动,朕以为是值得嘉奖的。朕会通知总参谋部对上海警备一师颁发嘉奖令,并号召全军进行学习。
至于内阁这边,朕觉得不应该想着如何平息舆论,而是应该对舆论进行引导。作为大明的权力中枢,当这样的事件出现之后,首先应该考虑的是,我们的体制是不是出了什么毛病,使得想要救助百姓官员,要冒着违法的风险去帮助百姓?
如果是法律出了问题,我们就应该修改法律;如果是体制出现了问题,我们就要对体制进行调整。朕听过两个成语,一个是削足适履,一个是量体裁衣。
体制也好,法律也好,都不过是这个国家的鞋子和衣服,只有人民才是国家的根本。内阁的责任是让体制和法律捍卫人民,而不是以损害人民的利益去适应我们的体制和法律。
比如崇明岛和上海不过是一江之隔,何以一处百姓得救,一处百姓却受灾害?朕看就是体制上出现了问题。
上海市虽然独立了出来,但是崇明岛、松江府却也是独立的地方行政机构。大家互相之间各不干涉,上海市在预防灾害了,可是松江府和崇明岛却还觉得并没有什么大事。官员之间各持己见,但是海上来的台风难道还要先分一分地区再上岸吗?
它要祸害上海,所以就不会去崇明和松江府了?或是它向登陆崇明岛,就不会去祸害上海和松江府了?
上海加上松江府正好是一个突出的鱼嘴地形,若是海上有台风登陆这一地区,必然横扫整个区域,还要加上长江口的崇明岛。
朕以为,应当将上海、松江、崇明岛、嘉定合并为一个大的行政区,统一对地方上的水利及抗灾行动作出管理,特别是该地区每年夏季的台风季节,更是应该进行统筹管理。本地区不管是经济发展、人力资源还是物资资源都是比较充沛的,只要有一个统一的行政管理机构,其他的并不需要朝廷多加操心了。”
钱谦益和同僚用眼神交流了一会,便向皇帝说道:“陛下深谋远虑,的确远超臣等。臣以为合并这些地方为一、一…”
朱由检快速的接话道:“还是直辖市,不过行政规格提升到省级,还是叫上海市,撤销松江府的编制,令其同上海市政厅合并,今后这一地区就分为县、市两级。
宋应升依旧担任上海市市长一职,不过可以挂巡抚头衔。既然是巡抚,今后上海地区内的军队自然可以任由其进行调动,只要不出上海地区即可。”
钱谦益顿时有些吃不准了,他不由说道:“可是陛下,宋应升虽然没有挪动过位置,但是上海市由县级到府级,现在又提升到省级,他岂不是五年时间连升数级?这升官的速度是不是有些惹人非议?”
朱由检转头看了一眼钱谦益,不由笑了笑说道:“那也是他运气好,谁让大明只有一个上海呢?既然他能够将上海市发展起来,朕以为也没什么可以非议的。”
内阁的阁臣们面面相窥,不知道皇帝这话是什么意思。也只有从后世穿越的苏长青才知道,大上海意味着什么。作为长江三角洲的一部分,上海背靠着这个时代大明最为精华的江南地区,还能通过长江勾连两湖、四川的内。
只要上海按照历史上崛起的过程重新来上一遍,现在所谓的江南名城的璀璨光芒,都将会被上海一城所独占。后世的北上广深和东方魔都岂是随便说说的。
而对朱由检来说,极力扶植上海的崛起,用心也是有些不良的。现在江南士绅之所以势力雄厚,无非就是依靠着这江南地区的富庶,从而在经济上卡住了大明的命脉而已。
一旦江南的财富从苏州、扬州、无锡、金陵、湖州等地流向了上海,那么就是朝廷掐住了江南士绅的经济命脉了。当年上海开埠之后,还不到六十年,就把曾经的江南地区变成了东方魔都一枝独秀,朱由检自然也是会照猫画虎的。
经济格局上的改变,将会把江南士绅赖以存在的基础一一变革,最终令这个阶层被历史的车轮压个粉碎。
当然,朱由检现在并没有和阁臣们交底的意思,他点了这一句之后,便扯开话题说道:“至于崇明岛的赈灾,朕看5万元实在是太少了,而且仅仅只是修复外围的土堤和村民的房子,并不是治本之策。
朕之前查过,崇明岛遭受潮灾也不止一次了。以崇明岛的地势,一旦让潮水破开了土堤,低洼地区的村子基本就难以自救。而崇明岛围江造田,普通百姓的家园几乎都在低洼地区,听说足足有数万人口之多。
此次土堤破围并不是特例,只要年年都有台风,潮水就有可能破堤而入。所以朕的意思是,既然要救灾,那么就想想办法从根子上解决问题。
海宁地区修建的捍海鱼鳞大石塘如今也修建了近四千丈,据说效果还不错。朕的意思是,从海宁抽调一部分人员前往崇明岛及上海,研究下如何修建更为牢固的石堤。
在环岛石堤没有建成之前,令岛上居民在自家村子边上修建一个大土墩子。一旦风暴来临,便让全村的人上墩子等待救援,起码也先保住百姓的性命…”
钱谦益等内阁阁臣虽然接受了皇帝的主张,但表示修建石塘的经费实在是难以筹措。
于是朱由检表示会令内务府和海关各拨付一部分,此外他还说道:“朕此前也说过,税收么,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既然如今上海地区的百姓遭遇到了灾害,朕看当地的税收也可扣下一部分,就直接划拨到修建石塘的工程中去。另外地方上的积欠也可彻底清理一下,有钱的还钱,没钱的自然就要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