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维安手中一个用力,直接将何利的手掰断了!
别看何利长得凶悍,实际却是个银样镴枪头。
刘氏也是个外强中干的,扶着何利倒退几步,颤声道:“你们——你们是要杀人?我们要去告官,一定要告官,治死你们!”
“那就去呗。”吕三昧转身走到莹姑身边,将她和何怜儿挡在自己的身后,轻蔑地看着刘氏二人。
“不妨告诉你们,现在莹姑和何怜儿在我们家做工,至于我们的百味甜品店,里面的东西都是姑奶奶我研制出来的,和你们那个什么食谱没有半个铜子的关系!
“有本事就到枕河镇来闹,来我们甜品铺子门口闹,我看你们能有多大能耐!”
何利和刘氏一怔,心里懊悔不迭。
他奶奶的,难道甜品店真的和宋氏这个死老婆子没有半点关系?
那他们这几天一直缠着宋氏干什么?
还白白挨了打!
感受到燕维安和吕三昧都是高手,五个人不敢再恋战,竟就灰溜溜地夹着尾巴逃走了。
事情解决,吕三昧呼出一口气,转头却看到莹姑拉着何怜儿跪倒在她面前。
“小姐……多谢你和燕少爷出手相助,以后莹姑和怜儿终身是吕家的奴仆,终身伺候小姐和少爷!”
何怜儿也冲着吕三昧磕头,乖巧地道:“怜儿以后给小姐洗一辈子的脚,怜儿会乖乖的。”
她年纪还小,很多事不懂。
可是刚刚看到那个凶恶的大伯和大伯娘居然被小姐打跑了,从此小姐就是她心里最厉害的人,是她甘心伺候一辈子的人。
吕三昧哭笑不得,赶紧伸手把她俩搀扶起来。
“事情既然已经解决了,淮下镇以后也不必待了,跟我们回去好好在甜品铺子做工吧。”
本来这也是她和燕维安特地过来一趟的目的。
至于洗脚什么的……
咳,是当初莹姑自己提的,她可从来没好意思让何怜儿一个小丫头给她洗脚。
莹姑重重点头,“我本来就约了牙行的人,要把这间屋子卖掉。”
她苦笑,“当初何家分家后,这房子本就是姑爷买下来给我们一家人住的。后来我家丫头和姑爷出了事,幸而房契一直由我保管,才没叫何家人卖了。”
话落又想起什么,莹姑从怀中小心地掏出一本小册子递过去。
吕三昧挑眉,“这就是他们刚刚说的食谱?”
莹姑点头,叹息道:“姑爷和丫头在外面做生意,时常会搜罗一些东西带回来,我先前就在面点铺子里干活,提过一嘴想自己开店。
“或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这两个孩子上次出门在外面买到了这本食谱想带回来,谁知道就……”
她抹了抹眼泪,“小姐,老婆子我很满意如今的日子,在甜品铺子就有许多事情要学,而这食谱里都是一些正菜,还不如拿回去给老爷研究琢磨,将来麻辣烫店的生意还能做得更好。”
吕三昧其实有点心虚。
甜品铺子的事,算是她连累了莹姑,让何家人误以为莹姑从那本食谱里获得了什么特殊的菜式。
现在再拿这本食谱……
她叹了口气,“先带回去吧,让我爹来决定。”
因为屋子已经被何家人搬空,莹姑和何怜儿没有什么行李要收拾,只简单打扫了一下卫生。
没多久牙行的人就来了,谈好了寄售的价格,交给牙行去卖。
莹姑和何怜儿随后跟着吕三昧二人上了马车,离开了淮下镇返回枕河镇。
得知莹姑一家发生了这样的事,吕子亮和贺胜男一阵唏嘘。
贺胜男道:“这食谱还是收下吧,反正三昧已经放话出去,算是把这口锅给背实了,那咱们就贯彻到底,好好把这食谱研究研究。”
吕子亮想了想,好像也是这么个理,便接受了莹姑献上的食谱。
他翻动了一下食谱,露出惊讶的表情,“这……瞧着好像是御膳啊?”
“什么?”
贺胜男和吕三昧赶紧凑过来一起看。
吕子亮指着上面的食材,有些哭笑不得,“你们看看这些食材,就算我想学、想做也做不了啊,从哪买?除非是皇宫里的大人物,才有钱买这些奢侈的东西来吃。”
吕子亮叹息,“也不知道当初怜儿她爹是怎么想的,把这种食谱带回来给他丈母娘学,这没法学、也无法施展,真是浪费了。”
母女二人沉默片刻,不得不承认他说得对。
食谱的事只好先放在一边,或许以后赚到大钱了,他们家可以试试上面的法子。
时间一晃就到了二月,童试在即。
清扬书院又组织了一场拜魁星的活动,为学生们鼓舞打气。
作为全县最好的书院,清扬书院里但凡入学已满两年的,都已经是童生,所以大部分人瞄准的都是后面的府试和院试。
伏襄已经是秀才,瞄准的目标当然更高远,但作为前辈,他对燕维安那是极尽耐心,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应试技巧全部传授给他。
还是吕子亮看不下去了,准岳父护犊子道:“其实小安,你也不用给自己太大压力,毕竟你才跟着院长学习半年,就算考不上童生,你还年轻,明年再来也行。”
燕维安咳嗽两声,转头看着旁边挑选毛笔的吕三昧,“三妹呢,你觉得我这次行不行?”
吕三昧还在仔细打量着买来的一大堆毛笔,随口道:“男人不能说自己不行。”
燕维安:……
吕子亮:!!!
伏襄:???
行了,这话实在让人没法接。
县试在各县进行,由知县主持,要连考五场。
其实最让人担心的还是体力的问题。
和燕维安一起参加这次县试的还有文远,因为他才入学一年,还是第一次参加考试。
等到五天考完出来,文远的双腿已经软得像面条,每走一步都在打摆子。
要不是林元风来接他,把他搀扶回自家牛车上,文远估计能一头栽倒在地。
因为杏花村的腐竹销量日增,文家和林家的日子也随之跟着水涨船高,两家住在一起,买了一辆牛车,文远也可以每天坐车下学回家了。
这一切都是拜吕子亮一家所赐,他们都记着吕家人的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