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小说导航 > 都市言情 > 南明汹涌 > 第二十八章 三娘出逃

第二十八章 三娘出逃(1 / 1)

“小姐咱俩休息一下吧。”小梅嘟囔着嘴巴说道,“咱俩都走了一个上午了,不会有人追来了。太累了……心累……脚更累。”

韩三娘实在忍受不了沈姨娘的咒骂,他与自己的丫鬟小梅两人拿了银子一起逃了出来。

本来小梅对逃跑的事情还有抵触情绪,但是韩三娘答应领着她去南京逛逛,她立刻就心动了。

现在走路受了苦,她又后悔把听来的说是女人也可以科举的事情告诉韩三娘了,否则韩三娘也不会打定主意要逃走。也不会害得自己这么累。

她一边跟在韩三娘后面有气无力地走,一边在心中后悔不该听小姐的放弃马车步行。小姐是大脚,走起路来跟一阵风一样,她可是小脚,走不远路。

韩三娘和小梅两个人女扮男装一路行来。本认为出了大宅之后指不定会遇上什么坏人,万一碰上山贼或者乱兵两个人十有就要倒霉了。为此,两个人走之前还在厨房拿了尖刀防身。

可是,两人万万没有想到,这外面跟从前听说的实在是大不一样,什么乱兵、土匪、乱民根本就没见着,而且一路上的人还很和善。乞丐、流民也很少见到。

两个因为有钱便雇佣了马车,一路朝南京而来。可是没想到半路上马车居然坏了。韩三娘怕有人追来,也不愿意等马车修好再走,便给了车夫银子,自己徒步上路。走了十几里地小梅喊累,实在受不了小梅的唠叨,没奈何只能去路旁休息。

“小姐,你看,开始耕地拉!”坐下刚休息了一会,小梅恢复了不少精神,那躁动的青春便狂跳起来。他看了看远处,竟然是成片的农田。

“那是农民在耕地,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韩三娘不以为意。

小梅却很兴奋,把手搭在额头,如同孙悟空一样远眺,看着什么都新鲜。

明朝此时已经有“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的谚语了。也就是说,进入冬天后总共有九个九天是冬天,其中三九最冷,过了九九八十一天之后,再加一个九天,天气自然就转暖了,春耕也就开始了,耕牛遍地。此时的农田里面已经满是劳作的人,一副春耕繁忙的景象。

韩三娘虽然装作不以为意,但是心中还是很惊奇的。以前她看书,知道不少道理,大战过后总是会有民生凋敝,饿殍遍野的事情发生。然而这一路上,却十分太平,安静祥和,好像从来就没打过仗一样。人们那种安泰的,怡然自得的表情让她意识到,新来的这个大明海国公不是一般人。

“小姐,你看那些是什么呀?”小梅指着还没有播种的土地问道,“这些人在梨地,是不是打算播种小麦或者水稻啊?”

韩三娘看了看说道:“不是的,那些是棉田。”

“啥?那是啥啊?”

“你怎么连棉田都不知道?就是种植棉花的呀!你身上穿的衣服就是棉花做的。就是这样的地里种出来的棉花。棉花开花后,把棉花采摘下来,然后纺线,再织成布,最后就做成了衣服了。明白了不?”

“啊?小姐,我的衣服是从这地里边种出来的?”

“当然了!”韩三娘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早就让你多看书,你也不听,现在好了,啥都不会。”

“老爷说了,女子无才便是德。再说你是小姐,我又不是小姐,看那么多书有啥用?都说书读得好不如嫁得好……嘿嘿……”小梅忽闪着两只大眼睛问道,“小姐,我不明白,这么好的地怎么不种粮食,种棉花干什么啊?就为了做衣服?”

“棉花贵啊?”

“可是棉花不能吃啊?”

“你就知道吃。这地里面长出来的棉花比粮食值钱,卖了棉花,再买粮食呗。卖棉花得来的钱能买到的粮食可是这田地种出来的好几倍呢。”

小梅平时就喜欢抬杠,现在这个杠精突然来精神了,问道:“全都种了棉花,再不就是桑树,要不就是茶树,把地方全给占了。哪还有地方种粮食?这一路走过来,也没看见种粮食啊。就算挣了钱,上哪去买粮食?哦……对了……刚才我好像看到桑田旁边就有种粮食的……不过……不过那都是见缝插针种的,太少了,能打多少粮食?唉?小姐,我就不明白了,明明是粮食比棉花少,怎地棉花反而贵呢?”

“就说让你多看书了。”韩三娘埋怨道,“你一看书就困,放下书就精神。现在啥也不会,唠唠叨叨,都要问我。”

小梅一听韩三娘数落她,不要意思地一边笑一边吐了吐舌头。

“咱们这地方粮食自然是少的。可是天下大着呢,根本就不是你看到的这么一点地方。湖广、江西都能产粮食。不要说江西,只要湖广一个地方丰收了,整个天下都够吃了。这叫‘湖广熟,天下足’。粮食都是从西边运过来的。这下你明白了吧?”

“原来是这样啊。”小梅说道,“可是这运来运去的也太麻烦了。”

“不麻烦,这长江号称黄金水道,通畅得很。何况从湖广、江西往江南运粮,正好顺流而下,麻烦啥?”

“唉?小姐,那是啥啊?”小梅指着田埂上的树问道,“这看起来也不像是桑树啊。”

“那是橘子树,现在这才发芽,到了八月橘子成熟了,金灿灿的可好看了。”

“啊?小姐,你咋知道的啊?你也没出门?”

“都说让你多看书了,我在书上看到的。”

其实,从明朝末年以来,三吴这一鱼米之乡就变成了经济作物的天堂。松江、湖州、嘉兴等地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升斗小民以蚕桑丝绵得利远超种田,所以人人努力种植棉桑。这也导致原本的产粮重地,粮食竟然不能自给,纵然是十分之一也满足不了,所以非要从湖广、江西运来两季粮食否则无法满足江南的需求。

明末时候不仅三吴地区追逐利益,山东地区如兖州、东昌等地照样也是种植棉花多过种植麦粟,这导致在明朝末年人口多达两亿的情况之下粮食不能自足。

其实,这并没有什么难理解的。中国史从明朝中期开始就不再是单独发展史了,中国和整个世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尽管这种结合是无意识地,但那也是结合。

自从西班牙和葡萄牙发现了美洲之后,黄金和白银就被成吨的开采出来。西班牙和葡萄牙发了横财,于是拼命消费。而中国又是一个并不盛产黄金白银的国家,所谓地大物博不过是夸张之词,黄金白银却是很少的,尚不如日本白银丰富。

可是,中国却有西方急需的丝绸、瓷器和茶叶,特别是瓷器和茶叶在明清时候算是高科技产品,其附加值之高难以估计。

这导致西班牙和葡萄牙便用自己手中的黄金和白银向中国购买丝绸、瓷器和茶叶。凭借美洲白银的输入,明朝构建了自己的货币系统。

堂堂中国竟然不掌握自己的货币发行权。有趣的是西班牙自己也不知道他掌握了中国的货币发行权。人们只是懵懵懂懂,因为金融学还没发展起来。所以当菲律宾爆发屠杀华人事件的时候,万历皇爷为了不影响白银输入,还“夸赞”西班牙杀得好。

中国是纺织业大国,染色技术虽然还不如同一个时期的印度,但是棉纺织品的质量却较印度更高,因此棉花种植也成了十分赚钱的行业。而且对于女人们来说衣服永远都是不够穿的,所谓买买买,主要是买衣服。所以棉花就算不出口,仅是内需也能让人赚个盆满钵满。于是,人们纷纷毁掉了自己的稻田,改种了经济作物。以此获取大笔利润。

但是,在1618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也就是哈布斯堡家族任命的波西米亚国王斐迪南大公的三名宠臣,被捷克人从冲窗口扔了出去,酿成了第二次掷出窗外事件,最终导致三十年战争爆发。

其实,这也不能全怪捷克人太冲动。宗教改革之后,波西米亚也就是捷克地区很多人信奉了新教,可斐迪南却偏偏是一个狂热的天主教徒,上台后疯狂迫害新教徒,于是捷克便爆发了大起义。腓特烈五世号称波西米亚国王,其实是“农民军领主”,他指挥的白山战役以惨败告终,十六万人血洒疆场,捷克新教徒惨遭屠戮。其他新教国家实在看不下去了,对哈布斯堡家族宣战,于是三十年战争开始了。天主教与新教打成一团浆糊,德意志人死了五分之四,战争一直持续到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才结束。

西班牙投入到天主教一边,将美洲白银拉到欧洲做了军费,并没有再在大明购买奢侈品。这导致大明货币增量不足。由于贪官污吏横行,崇正皇帝又废除了商税,致使明朝没办法从货币存量当中获取更多利益,财政崩溃。

加上小冰河时代北方大旱,南方由于几十年来毁弃了农田,导致粮食产量不足,朝廷赈灾乏力,致使盗贼蜂起。辽宁、内蒙地区更是受灾严重,降水减少,草叶枯黄,牲畜大批死亡,辽东地区每年的无霜期只有两个月,女真人为了活命只能拉着蒙古人一起和明朝拼命。老奴努尔哈赤在辽东屠杀五百多万汉民,一来是为了削弱明朝实力加强自己统治,二来也是为了减轻自己的经济负担。可以说,古代的中国被“马尔萨斯理论”控制得死死的。

本来中国的模式是北方硬抗游牧民族,南方提供粮草和补给。现在可倒好,鱼米之乡没有鱼更没有米,大家只能抱着棉花、生丝一起饿死。

所以说一个国家的兴衰与人的关系不是太大,也就是说国家“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主要还是决定于山川、地形、气候,当然还有商路的兴衰。山川、地形和气候是人所不能决定的,人能决定的其实是商路的兴衰。所以李存真拼命要搭上国姓爷,想要拓展贸易,让自己“活”下去。

然而,满清确实占了大便宜。欧洲三十年战争之后,贸易恢复了,清朝正好占据了中国,加上马铃薯、玉米等高产作物的引进,导致清朝迅速恢复了实力。但是,满清奴化中国,导致中国失去的进去精神,最后又迁界禁海,闭关锁国,阻断贸易,致使中国终于衰落。虽然说清朝承担了明朝开始的衰落的全部后果,但是如果是明朝控制中国怕是不会像清朝那样竟然能输给日本侏儒,还输得那么惨。

顺治后山东减少了棉田数量,粮食产量有所增加。可是江南依旧我行我素。这也是江南成为满清财富之地的原因。棉、桑实在太赚钱了,宁可没命也不能没钱。

“小姐你说这一次科举,真的能让女子参加吗?”

“小梅,不是你跟我说的吗?如果不能我跑出来干什么?”

小梅只有十六岁,瞪着两只大眼睛说道:“我也是听别人说的。但是,小姐这一次出来其实也是给沈姨娘一个教训,谁让她生下小少爷就妄自尊大,不把你放在眼里?她就是个妾,真把自己当夫人了?这一次,咱们的银子带得足足的。”小梅拍了拍自己鼓鼓囊囊的背包说道,“就算那女子不能科举,咱们也可以在南京城里好好玩些日子。给沈姨娘一点教训。等老爷回来了看怎么收拾她。”

—————————————

注释1:湖广不是湖南湖北加广东广西,就是湖南湖北,此时两湖是一个省,就叫湖广。

注释2:江南不是长江以南,而是一个省,就是今天的江苏和安徽,那时候还没分家,康熙时候把江南分为两个省,其实这非常有害,不细说了。

作者问:很多朋友在qq阅读上给投票,as上看不到,想问问,那是什么啊?

最新小说: 棺材匠 摄政王的娇宠小福妻 今宵酒醒[重生] 捡个狐仙做女友 鬼知道她经历了什么 大运通天张合欢 开局奖励一栋学区房 逐道 极品女儿香 合租之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