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和鲁肃在鹰头山布防之时,考虑到可能会有一场血战,毕竟当初这里也被设定为其中的一个主战场。为了尽可能地减小己方伤亡,除了在鹰头山口上修筑了三道两丈高的土墙外,赵鲁二人还特意下令将山口北面的坡道修整了一番,使攻上山口的坡道变得更加陡峭。
    此刻,三万疲劳的轲比能军正迈着艰难的步伐在坡道上前行。因坡面倾斜得厉害,加上被幽州军撒上了一层细土,不少鲜卑士卒爬到半山坡时,一个不小心又滑倒滚落下来,期间顺带着拉上几个倒霉鬼垫背。
    守在山口之上的幽州军亦有三万之众,位于第一道土墙之上的五千弓箭手早已拉满了弓弦,只等赵云一声令下便万箭齐发,将山坡上的鲜卑士兵射成马蜂窝。
    赵云身披白袍银甲,手握飞云亮银枪,两眼紧盯着正在卖力爬坡的鲜卑士兵,只等他们再靠近些便下令放箭。这场仗打了快半年了吧,是时候结束它啦!
    待鲜卑士卒好不容易爬到离土墙不到百步的距离时,赵云长枪朝下一指,数万支狼牙箭腾空而起,还在埋首爬坡的鲜卑将士瞬间应声倒地。因为从天而降的箭支实在是太多太密了,不少鲜卑士兵都身中十数箭,顿时鲜血四溅,哀嚎声群起,场面好不血腥。
    土墙之上的赵云面无表情,镇定自若地指挥着弓箭手一轮又一轮地发射弓箭,对山坡上倒地的鲜卑士卒完全没有半点怜悯之心。向来心慈手软的赵云这回变得铁血了,杀起人来连眼皮都不眨一下,可见他对草原人的痛恨有多深!
    碍于山口上密集的箭雨,不少鲜卑士兵无奈之下只得将已经死去的同伴尸体抬起,顶在头上继续冲锋,让人不禁摇头感叹战争的残酷性!
    望着山口下密密麻麻的鲜卑大军,赵云不由冷哼一声:“不知死活的东西,全军听令,扔滚木礌石,让他们尝尝鲜。”
    于是乎,三三两两的幽州军抬起数十斤重的硬石和粗如腰身的巨木,无情地往土墙下砸去。
    只顾埋头顶着同伴尸体前进的鲜卑军突然察觉脚下的土地开始颤抖,个个抬头向上望去,才发现数百块大石和上千条巨木正从山口上滚下。鲜卑士兵顿时吓得脸色苍白,几乎每个士兵的脑子里都闪现出这样一个念头,要是自己被这些玩艺儿砸上一下会怎么样?
    下一刻,反应快的鲜卑士兵已经撒腿开始往回跑了,而反应慢的人顷刻之间便与滚木礌石来了个亲密的肢体接触,随即被撞得倒飞三尺,满身血肉模糊。
    轲比能在山坡下看得清楚,他不是不知道鹰头山口防守有多么坚固,只是这里是他唯一的活命通路。如果不能从这里冲过去,那么后面追上来的十数万汉军便可以轻易将他消灭。
    轲比能犹豫片刻后,还是派出自己的亲兵上前督战,同时下达了死命令,凡后退怯战者杀无赦。到了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轲比能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如果今天冲不出去,就让这些族人死在战场上吧,总也落得个体面。
    刚从山坡上退下来的鲜卑大军在督战队的驱使下,不得不再次踏上那条已经被血肉装饰了一番的死亡坡道。正应了那句话,踏着战友的鲜血前进,勇敢的人获得了勇气,胆小的则滋生出恐惧。
    赵云望着退而复返的鲜卑大军,当场冷笑道:“来得好,这次管叫你们有来无回!”
    因为鹰头山早先就被选为围歼鲜卑军的地点之一,所以这里的军需物资储备十分丰富,尤其是弓箭的储备,数量多达十万之巨。
    鲜卑士兵冒着箭雨的打击,缓慢向山口上进发。只是每靠近山口一步,就得付出十数人的伤亡。即便如此,鲜卑人只得选择与死神赌博,祈祷着自己不会在下一步里被射杀。
    短短的数百步距离,这一次鲜卑人硬是花了半个多时辰,付出上千人永远地闭上双眼的代价,才勉强走到第一道土墙下。可守卫在土墙之上的赵云没有丝毫犹豫,大手一挥,守军又是一阵滚木礌石往下招呼。这一次被砸翻的鲜卑士兵更多了,眨眼之间,土墙之下就形成了一座半丈高的尸墙。
    鹰头山北面山坡上,鲜卑人的血肉浸饱了泥土。从泥土里渗出的鲜血顺着坡面流下,咋看之下就像一条条浅浅的红色河流。
    此刻,整个鹰头山坡上的惨景只能用“尸山血河”来形容,那场景何止是吓人?若世上真有鬼神在,见了这般光景,怕也得退避三舍吧!
    打退了敌人的第二次进攻,赵云还觉得意犹未尽,对着山下的轲比能军轻蔑地摇了摇头:“真是不堪一击!”
    刚好这个时候鲁肃从后方赶来,正听到赵云对鲜卑人的评价,又伸头探望了一下土墙外的风景,当即笑呵呵地说道:“子龙将军说笑了,非是敌人软弱,实在是此处地势险要,我们的准备又过于充分,弓箭礌木滚石储量庞大。换作其他任何一支军队上来,怕是也经受不住这般残酷的连续打击。”
    赵云转身见来人是鲁肃,连忙换了一副谦恭的表情,躬身施礼道:“鲁军师来了,云方才已打退敌人两次进攻。”
    在幽州军中,若问哪位将军最能打仗,也许赵云不会上榜,但若论谁最恭敬谦和,那绝对非赵云莫属!鲁肃笑着点了点头,温和地说道:“子龙将军辛苦了,我们只要再坚持半天,主公的大军就应该能够赶到山脚。到时我们就可以两面夹击,全歼山下的轲比能军!”
    胜利在望,赵云自然高兴:“军师,末将有一疑问想向您请教。主公常言轲比能乃一代草原枭雄,今日他落魄到此,为何明知前方是死地还要硬闯?”
    鲁肃闻言,叹了口气:“主公说的不错,轲比能确实厉害啊。雁门关附近百里范围,除去山地,便是关墙,而这两样对骑兵大队的打击都是致命的。况且轲比能如今是孤军奋战,粮草军械无法补充,注定难以长久支持。自雁门关一战后,他就已看清局势,苦于魁头不肯退兵,无奈之下只得命令全军转入守势。后主公赶回,我数路大军齐发雁门关,俨然占据战场优势,虽轲比能见机收编了魁头的部从,但依旧难逃败亡一途。眼下鹰头山地势有利于我,而不利于敌。然鹰头山口以南多为平地,若他能拿下此处,则进可攻,退可守!可以说这里就是他轲比能的命门,过了这个坎儿,他就活;否则,只有死路一条!”
    赵云默默地点了点头:“他是个强劲的对手,能够孤军坚持至此,不容易啊,这一点云万分佩服!但云却不能放过他,他必须死在这里!”
    鲁肃望了一眼山下的轲比能军,心里顿时有说不出的凄凉:“唉,兵败如山倒,一切都晚啦!昔日草原上的雄鹰,最后也要断翅坠于此地么?鹰头山,鹰头山,倒也是一个好的归宿。”
    亲眼见证一代豪杰走向死亡的那一刻,对于互为敌人的一方来说,不知是一种荣誉,还是一种不幸?
    在这个战乱的年代,英雄落幕终究是必然的产物。只是,每逢经历这种场景,总会让人不自觉地生出一种怜惜之情!此刻,唯有一句祝福:只盼英雄一路好走,来世宁为太平犬,莫作乱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