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董曲江说,有位儒生很注重道学,平时也循规蹈矩,没什么过失。
但他性情高傲,动不动就责难别人。
有个朋友在五月除了孝服,七月就想娶妾。
这个儒生写信,指责道:“服完孝不满三个月就娶妾,可见你蓄谋已久了。《春秋》对动机追究极严。鲁文公虽说不是在守丧时婚娶,但等于在丧期婚娶。因为朋友有规劝的义务,所以我提醒你。”
他的看法一般都类似这样。
一天,他妻子回娘家,约定某一天回来,却提前一天回来了。
他很奇怪,妻子回答说:“我记错了,还以为这月小呢。”
儒生也没在意。
第二天,又一个妻子回到家里,他大为惊愕,再找昨天那个,已经不见了。
然而,从这一天起,他日渐瘦弱,终于得了痨病。
因为狐女假冒他妻子摄取了他的精气,一晚上就耗去了很多。
娶妾的那个朋友听说了此事,也给他写了封信说道:“夫妻同居,不能说不正当。狐魅假托人形,也不能意料到的。但是一夜就大伤元气,不是纵欲不至于这样吧。难道男女私情,不能以礼法来节制吗?况且妖魅不能胜过有德之人,这是古人的训教。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没听说他们遇到妖魅。而这个狐女公然冒犯先生,莫不是先生的德行还存在不完美的地方吗?先生是贤人,求全责备圣贤是《春秋》的大旨。朋友有规劝过错的义务,因此不敢不说出我的想法。你将怎么来回答我?”
儒生收到书信,极力辩解,说是乡里人造谣。
宋清远先生听了这件事后说:“这就是所谓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吧。”《阅微草堂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