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戌时,持柬入席的士子才女们差不多就全部到齐了。
虽然诗会还未开始,但在场的所有人都已经是极其兴奋了。
郑丽婉的出现引起了一个小高潮。
但真正的高潮还在后面。
没多久,便有三个男人同时出现了,准确说应当是两个老头与一个少年,年纪差距极大。
可这三人各个都是贵不可言。
身为宰相、代国公的李靖。
宰相兼户部尚书,受爵武昌郡公的戴胄。
天子第三子、蜀王、都督四州诸军事兼秦州刺史的李恪。
政事堂七位宰相,居然有两位联袂而来,再加上一个身兼两朝皇室血统的皇三子李恪,如此阵仗,怎能不让士子们心潮澎湃?
李靖当仁不让的坐在了上首中央席位,左侧是李恪,右侧是戴胄。
在场之人,无论男女,在同一时间齐齐起身,行礼拜见此三人。
李靖悠然自得,摆手示意众人落座,旋即便有一娇媚女子姗姗而来,朗声道:“奴家赵三娘向诸位贵客请安道福,今日代国公于云来阁举办诗会,蜀王同戴相亲临助阵,此乃国朝文教之盛况也,亦是我云来阁之幸,平康坊之幸......”
美貌女子在朗读开场白,刘平安的心思却放在了上首三人身上。
戴胄身着紫缎长袍,两颊清瘦,花白头发用发冠束住,颌下胡须修剪的十分工整,两眉下的双目含笑,若是放在大街上,恐怕没人能想到这个富家翁打扮的老翁居然是大唐宰相。
李靖的模样倒是符合刘平安的臆想,一身玄袍,宽肩阔背,稳若泰山,举手投足之间气势十足。
最让刘平安看不透的蜀王李恪,这个年仅十三四岁的皇三子身着蓝白锦缎袍子,英俊潇洒,一举一动都体现出了优良的皇室教养,只是他的目光时不时触及在刘平安身上,就连他身后的书童也是如此,经常会斜眼偷看他,眸子灵敏转动,也不知道在寻思些什么。
人红是非多啊....
刘平安微微摇头,果然,在大唐这个诗的国度,好诗就是扬名的最佳利器,现在恐怕就连深宫当中的皇子公主们也听说过他姓名了!
..................
在开场白朗读完毕后,今日的云来阁也是彻底开始了。
有数十女子身披各色霓裳,着抹胸曳地长裙,手中端有精致酒壶,伴随着淡淡的丝竹乐声从二楼之上鱼贯而来,其中不乏有让人眼前一亮的美艳女子,惹得不少士子频频侧目。
李靖环视现场,见在场上百人皆是男俊女美,风度翩翩,满意点头,开口笑问道:“并州才子刘平安何在?”
嗯?
刘平安拿捏不准为何李靖开口首先便是点出他的名字,但还是起身恭敬道:“国公,学生在。”
“过来,坐这吧。”李靖微笑指了指左边空闲的第一个席位。
刘平安心中了然,这是李靖在考验他了。
他一个外洲来的平民士子,骤然坐在第一席位,必定会招人群起攻之。
但,如果连这点考验都迈不过,他又如何获得宰相青睐呢?
堂下士子纷纷交头接耳道:“此人是谁?某怎么没听过!”
“此人写的《行路难》盛传长安,更因有女子千金买壁成为一时佳话,怎么,兄台不知道?”
“原来如此,怪不得能得到李相看重呢!”
在满堂人各色的眼神下,刘平安缓缓过去,在第一席位上跪坐下来。
戴胄“咦”了一声,笑问道:“可是《行路难》的作者刘平安?”
刘平安起身行礼道:“正是学生”
“我贞观一朝诗坛大多以宫廷诗为主,少见汉乐府旧题,你很不错。”
戴胄环视一圈,笑呵呵道:“今日诗会,主题自然是作诗,某与蜀王殿下、李相都已经商定好了,由某戴胄亲自出题,尔等作诗,吾等评判,共分三轮,按照诗词好坏优胜劣汰,第一轮取前二十,第二轮取前十,第三轮则排出前三甲,诸位以为如何?”
众人连忙道:“吾等全依戴相。”
少年蜀王忽然开口笑道:“诸位才子,李恪年纪尚幼,点评诸位诗词本是逾越之举,但承蒙两位相爷看得起,既然本王坐在这了,就要向在场诸位才子保证,今日诗会没有任何内定魁首,题目也是由戴相现场出出,绝对公正,诸位大可放心。”
李恪这番话说的谦逊十足,今日在场只有他一个皇子,身份当是最为尊贵,放低姿态说出这样一番话后,顿时便让不少士子惶恐,有人连忙起身说道蜀王的话吾等自然是信的,未曾有人怀疑诗会公正。
李恪笑着点头,只是不经意间又看了刘平安一眼,对方的俊秀风采让他眼前一亮,心中感慨不已,到底是二李看重的人选,单单这份淡然气质就已经胜过场中大多数人了。
李靖接过话头,淡然道:“蜀王殿下所言,也正是老夫想说的,某可以拿李靖之名担保,今日诗会没有任何黑幕,若是出题之后,尔等有旧作符合题目,也可以默写下来,某虽然戎马半生,但在诗词鉴赏一道上却也自认不弱于人。好了,诗会正式开始,请戴相准备出题吧。”
戴胄笑呵呵道:“前阵子啊,我曾经和秘书少监虞伯施相聚饮酒,饮乐当中谈及到了我朝诗风,认为如今贞观诗坛诗风多偏向于宫廷诗,南朝文墨太重,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而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我和虞兄皆认为,尔等士子作诗,应当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如此才能尽善尽美。”
“天下间还有很多诗风可以写,比如汉乐府旧题,又比如怀言志或咏史之作,劝诸位不要对六朝声律辞采太过模仿和拾掇,壮大怀抱与华采并存才是吾等最想要的诗作。我大唐看重文采,上至宰相权贵下至贩夫走卒,无不以作得好诗为荣。”
“尔等风流才子,自然要肩负起振兴我大唐诗坛的责任,曹魏年间有竹林七贤,某希望贞观一朝也能出现这般青史留名之才子。老夫同意参加此次诗会,倒不是全因李相面子,而是希望能见得诸位壮我大唐诗坛。今日诗会,无关身份高低,无关相貌美丑,更无关诸位各自立场,只要能有几首佳作现世,老夫此行便无憾矣。”
不愧是大唐宰相!
听着耳边众人掌声,刘平安感慨不已,戴胄之言说的滴水不漏,以他宰相之身,所站高度也完全与人不同,处处为大唐诗坛国朝文治着想,此般言语若是传入天子耳中,恐怕就连天子都要大赞几句,到底是一代名臣,如此坦荡心胸当得起君子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