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在凤山大队务农的日子里(中)(1)
----那刻骨铭心的体验
正如俗话所说的,“民以食为天。”,“饱汉那知饿汉饥。”……
你可要知道,当年,上面这些流传于民间的话语,有且只有,经历过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当中,那“三年困难时期”的人们,才会有那种刻骨铭心的深刻的体会。
而对于上个世纪那些八零后的新一代,他们永远也不可能明白,究竟这些话语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了!
现在的年轻人,又有那个还会知道,当年他们的父辈们在拿什么样的“食物”进行填肚充饥;又有那个还晓得,因为营养缺乏使多少人犯上“水肿病”,而造成非正常死亡;又有那个还会相信,在连续一年之久,就连半点油星味都未能闻到……
如今,餐餐有鱼有肉,杯盘狼藉,而反嫌毫无食欲;又还有谁会明白与知晓,当年几乎人们一切日常的生活用品,都得全凭票证才能有供应购买……
以上这些,他们那会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又是如何造成的?……
但是,在那“三年困难时期”问题的中国,确实如此。这并非有丝毫半点虚构和胡乱地编造……
究竟是什么原因,竟然会造成当年如此惨不忍睹的社会景况呢?的确,全都值得后人去详尽考究,深入反思一番不可。并以此地作为历史的借鉴,以给后来人以一点启迪……
(240)三年饥饿实难顶
有诗为证:
三年饥饿实难顶,粮油食品发票证;
偷油煎麦惹父怒,谁对谁错难说清。
劳动艰苦算什么?
就是在这一段极其难熬的时间里,由于同社员们在一起劳动,在一块生活,在如此艰难困苦的生活条件下,的确给我留下了永生难忘的一段痛苦的记忆。
以至于在若干年以后,重新回想起当年的情景,还一样是不寒而栗。真不知道,我当年究竟是怎么样地能熬过来的?
“向后看,便是为了向前看……”
这是人们常常所说的一句经典的话语。
在当今天有了这个条件了,我一定得要好好地把它如实地整理和写出来。目的就是想让我们的子孙后代,真正地了解过去,千万不要忘记掉,在过去那艰难崎岖的道路上前进中的父辈们,他们为此所付出的多么沉重的代价!
同时,也是为了让历史再也不会重演,让后人不再重蹈覆辙,不再重走过去那条已经被实践证明走不通,且又正是那条让人们再走的不堪回首的错误的路子上去……
现在,我每当回忆起当年的那种情景时,令人感到可怕的,并不单单是当年劳动如何的艰苦。
你可要知道,因为那个时候,我正是年轻力壮,在做这些队里的所谓“大帮工”对于我来说,简直算不了什么。而最为难熬的,便还是肚子饿得到了实在难以让人忍受的程度……
你还要知道,白天在队里食堂吃的早晚两餐,而每餐最多只能吃上一斤为十六两的旧秤算计的二两米的稀粥。从表面上看起来,的确满满的一大饭盅,但实际上,大半都是些米汤。
虽然,还有一大碟的青菜。但是,全然都是无油煮的。刚刚吃下去才不到半个时辰,或解一两趟小便之后,肚子便饿了起来……
当年,由于在平日里很少吃过肉,肚子里一点油水也全然没有了,饿起来的时候,肚子就“叽咕叽咕”地响个不停,真是让人难受极了。
特别是,到了晚上,每当夜阑人静的时候,肚子确实饿得让人难以入眠……
以上所说的这些,全然都是现代人所无法体谅得到的。正如,有句俗话说得好,“饱汉怎知饿汉饥”,的确一点不假。
其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有一次,队里正在附近的地里种番薯的时候,人称“大炮客”的那个满脸麻子的马晓东,便自告奋勇地带上了两个年轻人,一齐跑到旁边的一条小溪里,忙忙碌碌地折腾了大半天以后,才好不容易摸捉到了两斤多的小鱼虾回来。
于是,他们便兴高采烈地拿回到食堂以后,便忙忙碌碌地为大伙煮了一锅鲜稀的“鱼粥”。虽然,在鱼粥里没有一点油星味,只是放了一斤拨弄回来的生姜下。
可是,当时大伙还是个个吃得津津有味,并还一边齐声赞扬起马晓东出的好主意。因为,你可要知道,当时众人的肚子也确实是大饿了。
最有意思的,还是在冬至节的那天,大队猪场杀了一头“三类猪”的老猪仔。可是,大队里的人还是不忘记我们。因为,我们这个“青年农业技术队”毕竟还是大队“直属单位”的呀。
于是,他们就还是一样特别地“供应”了两斤半的猪肉,算是给我们这十一个队里的成员,进行一次集体加菜呢。
此时,大家闻讯以后,全队个个都高高兴兴地提前收工。就这样,便在食堂里一块吃了一次我首次参加的队里的“大锅饭”。
席间,除了大队“供应”的两斤半猪肉外,他们还特地煮了好几大碗头自己所种的椰菜。
同时,有几个平日里喜爱饮两杯的,便跑到大队蒸酒坊去买了两斤“木茹酒”。回来以后,他们几个就马上干起杯来,不时还兴高采烈得猜起“码”呢,当我看见时,可真算得上是罕见的“穷快活”了……
虽然,那些“三类猪”的老猪仔肉,连一点猪肉的香味道都全然没有。但是,毕竟也居然能让大家品尝到了一点油星味儿……
正是:
劳动艰苦算什么?米少无油最难过;
戽点鱼虾煮鱼粥,三类猪肉无味道。
欲知后事如何,请君往下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