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着觉写论文,
汇款通知送上门。
一篇稿费三十二,
老少爷们动了心。
本来王学奎就是一个大忙人,土地联产承包以后,他就更忙了。一年四季,春种夏管秋收冬藏。学校里的工作当然不能疏忽,他的第一任工作就是教学。多亏了陈玉梅、李春桃挑着大梁,王学奎是校长又是兽医,每日里名义上以教学为主以兽医、种地为辅。
岂不知正好相反,他是以当兽医、种地为主,以教学为辅。但是,他不是那种不务正业的人。一有时间,他就到班里上课,让陈玉梅或者是李春桃休息休息。
当地里或是兽医来了忙的,他就扛着锄去锄地,背着喷雾器去打药,或者背着药箱子去给人家的牛啊羊啊猪啊鸡啊去治病,学校里什么事也耽误不了。也就是说,学校里有他不多,无他不少。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工作千头万绪,再忙他也忘不了自己的爱好,有时候一边干着活儿还要酝酿稿子。考虑起来晚上睡不着觉,他就拿起笔来写教育论文,或者是兽医论文,向有关杂志上投稿。
现如今投稿与前几年不同。前几年的稿子被采用,编辑部给寄本稿纸寄个信封,鼓励一下好让继续写。现在稿子被采用以后,编辑部就给他寄稿费来。邮递员给他送来了汇款通知单,他就拿着自己的印章和汇款单去邮局取钱。
进了邮局门口,柜台外面西山墙上有一个小窗口,王学奎把汇款单和印章从这小窗口里递进去。邮局里的老崔接过他的印章时,总是仔细地端详一会儿,然后点点头,笑着说:“你这个印章很有意思!”
王学奎也不知道印章是哪里有意思,看着他把印章在印台上蘸一下,在汇款单和存根上盖了章,撕下“汇款说明舌儿”,和钱一起从窗口里递出来。少时一次块儿八毛,多时十块八块。有一篇发在《河东教育》的文章稿费最多,竟然是三十二块钱。
消息一传出,不仅仅是整个学校,就连整个王家沟村都轰动了。一个棒劳力,一个月能挣多少钱?十块钱撑了顶!一个脱产干部一个月才二十八块五,一篇稿子三十二?这是一篇什么宝贝蛋?
好奇的人们都跑到学校,一睹文章的尊容。王学奎拿出一个大信封,信封是用牛皮纸做的。收信人地址栏的“河水县泉河区王家沟村”,收信人姓名栏的“王学奎”,都是流利的钢笔字。信封左下角的“挂号”两个字也是用钢笔写的,也是那么流利。
“挂号”二字底下还被打了双杠,用以提示。由此可见,编辑部的老师们工作有多么地认真!对待作者是多么地关心!
收信人姓名后面的“收”字,是一个大大的红色印刷体。寄信人栏目的字,也和这个“收”一样的颜色和字号:河东省教育厅,底下是一行小字——“《河东教育》编辑部”。王学奎从信封里拿出来的不是刊物,是一本书。这是文章的样本儿,是编辑部同汇款单一并寄来的。
翻开封面,扉页上“写给学生看——小学教师‘下水’佳作选”映入眼帘。再翻一页就是目录,王学奎的文章排在第六,题目名曰《争先恐后》,在书的第
36页。
翻到36页,果然看见在本页的正上方是“争先恐后”四个大字。大字以下,也是靠正中间,有三个小字:王学奎。这篇文章,如实记录了王学奎在春天里替陈玉梅上的,写一篇作文的辅导课。文章分成三个部分:一篇“下水”文,一篇辅导文章,一篇编者的简评。前来欣赏文章的人们,瞪着眼,扒着嘴,显现着十二分的恭维。看见王学奎的名字变成了铅字,赫然写在书本上,一个个惊羡不已。“《争先恐后》是什么意思?”李春闹神经兮兮地这样问。
“哈哈,连‘争先恐后’的意思都不知道?真是可笑!”当初王学奎的学生王学利自来对李春闹看不起,加上他这个问题问得滑稽,当场就给了李春闹一个脸上过不去。
李春闹冷不防被人这样一击,顿时被激恼了,他恼羞成怒,冲着王学利叫道:“你不可笑,你说出来让大家听听,你要是说对了,我们都听你的!”王学利不以为然,乐哈哈地说:“这还用我说,书上有呢,看一看不就知道了吗?”
“看书算什么本事?不能看书,就凭自己的嘴说!”李春闹的劲头儿上来了,和王学利抬起杠来,争得面红耳赤。
陈玉祥看见他们要吵起来,急忙劝道:“这么大年纪了,和个小孩儿一般见识。该是什么意思就是什么意思,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很明显,陈玉祥的屁股是坐在王学利这一边。
“嗯?小孩儿?他不是和陈玉梅同岁的?都成了小孩儿他爸爸了,说出话来还这么没有教养!”李春闹的气不打一处来。
“俺老师知道,叫俺老师说说!”王学利看见自己惹了饥荒,他的眼睛看着王学奎。表面上是表示在他老师的面前不敢班门弄斧,实际上是希望王学奎能助他一臂之力。这一下,王学奎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要是不说,就对不起他的学生。要是说了,就扫了李春闹的兴,出不了气。
李春闹是干什么的?他比谁都聪明!他早就知道王学利说的“争先恐后”是字面上的意思,他问的《争先恐后》是这篇文章的意思。这个王学利一时冲动,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地奚落他,这就捅了马蜂窝。不过他也很聪明,把话题一转,转在了他老师王学奎的身上。他相信他的老师,是一定会把这个问题处理好的。
结语:
好奇到学校,醒目大信封。
新鲜一本书,来自教育厅。
文章宝贝蛋,争相睹尊容。
题目好理解,提问起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