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说燕青独自一人来到李师师家中,此时天色已晚,他不走正门,从后院飞身上房,爬到李师师的屋顶,他轻轻拨开屋瓦,从缝隙中向下面看去,只见李师师正在玲花镜前涂脂抹粉,一旁丫鬟帮她梳理着头发。
就听那丫鬟说道:“姑娘,您真是好福气,既有皇帝宠幸,又有才子追捧”
李师师叹道:“哪里来的才子,都是一般有皮无骨的草包罢了”
丫鬟笑道:“可惜那不是草包的后生,却是个强盗”
李师师没有怪罪她,悠悠叹了口气:“人生在世,十事九难圆,由他去吧”
燕青顺前房坡飘落到李师师的廊檐下,他轻轻叩打窗棂,口中说道:“李家姐姐可在家中”
那个丫鬟先是一愣,随后笑着退出房去。
李师师打开窗户,放燕青进来。
俩人再次重逢相对无言,他们都是聪明伶俐之人,现在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李师师红着脸说道:“你这小子原来是梁山强盗,现在官府正在捉拿于你,如何跑到我这里来了”
燕青陪着笑,拉着李师师坐下,他把宋江要他办的事情一一向李师师说了出来。
李师师听完颇感失望,她叹了口气:“原来你是为这些事才来找我”
燕青赶紧说道:“前番与姐姐匆匆分手,小乙日夜难忘,此番前来,即是要为我梁山英雄谋个出路,更是为能再见姐姐一次”
李师师听完之后转忧为喜,她对燕青说道:“今晚徽宗就要来此过夜,我会尽力为你美言,只是我不懂这诏安之事,只恐言语间有些疏失”
燕青笑道:“姐姐只管把我介绍给皇帝即可,其他事情不必劳烦姐姐”
李师师笑道:“你不会趁机把皇帝杀死吧”
燕青赶紧摆手:“姐姐说得哪里话,小乙怎可连累姐姐受过”
李师师笑道:“你杀了他也与我无干,若你能带我逃出这火坑,我与公子远遁他乡做个平凡百姓也好”
话说徽宗深夜来此,见到李师师之后心情舒畅,二人就在李家后面的小院中饮酒赏月。
席间,李师师向徽宗提起自己有个表弟因为生活所迫落草为寇,祈求徽宗降旨赦免他的罪责。
徽宗赵佶毫不在意,不但答应赦免,而且允许他到朝中为官。
李师师跪倒谢恩,他对赵佶说道:“陛下,我那表弟尚在我这小院之中,可否容他当面谢恩”
徽宗当即让李师师把燕青叫来。
燕青跪在赵佶面前口称:“罪人梁山泊燕青见驾”
赵佶一听是梁山贼寇,历时紧张起来,他指着燕青说道:“我前番派陈宗善去梁山诏安,尔等撕毁圣旨殴打钦差,如今为何又来请降”
燕青跪在地上把陈宗善传旨的事情细说了一遍,徽宗听完大为震怒,他没想到手下竟然会这么办事。
所谓的诏安圣旨并不是出自皇帝之手,翰林院负责拟旨,然后经由皇上认可之后才会发出。赵佶是个荒淫无道的昏君,他的心事根本就没放在朝政上,很多旨意他不用过目直接同意,诏安梁山的旨意就是这么出来的。
赵佶听完燕青的诉说,也泛起了疑惑,他知道诏安梁山的事情,蔡京和高俅、童贯都反对,这三个人都是他的亲信,他做事的时候也不得不考虑这三人的感受。
李师师深知赵佶的性格,她依偎在赵佶的身上,开始抽泣,不时的抬眼看燕青,那意思就是说“你看我为你的事情多么尽心尽力”。
赵佶见状赶紧安慰道:“美人休要烦恼,待寡人回宫之后自有定夺”
一夜无话,次日清晨,赵佶回到宫中,派内侍传太尉宿元景进宫。
宿元景平日里能言善辩八面玲珑深得赵佶赏识,为了让蔡京、高俅不在阻挡诏安梁山之事,徽宗只能找宿元景来商议。
当宿元景知道徽宗宣自己进宫的目的之后,不觉得喜在心头,他朝上叩头,口称“万岁,此时交与微臣去办,明日,微臣会在朝堂之上重提诏安梁山之事,陛下只管拖延,带微臣说服高太尉与蔡太师之后,由他二人向陛下再提诏安之事,到那时,陛下便可下旨诏安”
宿元景离开皇宫之后最先去了蔡京处,他深知蔡京老谋深算最是多疑,如果蔡京对诏安梁山之事有所顾忌,宿元景会就此作罢不再重提。他到太师府上之后,把皇上有心诏安梁山贼寇的事情对蔡京一说,没想到蔡京满口答应,而且十分赞同。
当时,宿元景还担心蔡京口是心非背后使坏,他提前把诏安之后怎么消磨梁山力量的办法都说了出来,蔡京更是高兴,他对宿元景说道:“诏安之事只有你来经办老夫才放心,诏安之后如何调度那般贼寇自有童枢密安排,元景只需把事情做得周密一些,不可被那般贼人有所察觉便是”。
宿元景见蔡京对诏安的事情完全认可,颇为高兴。
其实宿元景并不知道,蔡京在前几天就已经后悔自己阻挠诏安的事情了。他的想法和宿元景几乎一样,当初对陈宗善下手打压,也是因为陈宗善拿了梁山的好处为梁山说话。
宿元景就这样轻松地说服了蔡京和高球二人,当徽宗得知宿元景把一切安排停当之后龙颜大悦,他叫宿元景安排诏安大事,一切办好之后重重有赏。
次日早朝,蔡京称病没有上朝,高俅出班跪奏,再提诏安梁山之事,徽宗准奏,令宿元景为钦差,带众多赏赐前去诏安。
宋江接到圣旨之后伏案痛哭,吴用与花荣等人也喜上眉梢,李逵见别人高兴他也跟着傻乐,他根本不知道诏安意味着什么。
宿元景在梁山停留了数日,宋江每天都会派亲信陪同他游山玩水。寨中大小头目忙于收拾行囊准备上京面圣。
有五百余人偷偷离开了梁山,赶往青州府二龙山宝珠寺。
这五百余人中有三十二名梁山头领,其余都是家眷以及亲随。
这三十二人分别是孙立、鲁智深、武松、刘唐、林冲、董平、邓飞、朱武、孙新、顾大嫂、乐和、孙二娘、张青、曹正、鲍旭、樊瑞、项充、李衮、宣赞、宋万、李忠、杨春、陈达、郑天寿、陶忠旺、薛勇、施恩、邹渊、邹润、焦挺、白胜。时迁。
自从陈宗善诏安不成丢官罢职,宋江派燕青去京都打点,另一方面在山寨中与众位坚决反对诏安的首领商议,希望他们能以大局为重,不在抗拒诏安。
孙立对宋江说道:“哥哥空有为国尽忠的心,却未必有机会实现,如果诏安之后全山人马被奸佞掌管,到那时追悔莫及,众家兄弟也自身难保,以小弟之见,哥哥愿意诏安只管前去,小弟带一些不愿受拘束的兄弟从立山寨不受招安,待到哥哥功成名就剿灭奸佞之时,只管带兵来征讨于我,我自会带众兄弟下山受降”
孙立有这一些说辞其实也是早已和武松、鲁智深等人商量好的。
宋江也知道无法说服孙立,他只好点头应允。
当他把二人商议的决定在众头领面前说出之后,聚义大厅之内立刻沸腾了。
李逵爆叫道:“众家兄弟聚在一起何等逍遥快活,偏要诏安,哥哥是被当官迷了心窍”
宋江大怒:“你这黑厮,若不愿与我改邪归正尽可与其他兄弟暂居于山野之中,何须多言”
说完之后,宋江掩面大哭。
李逵赶紧解劝:“哥哥休怒,俺只是随口说说,漫说哥哥要去当官,若是当皇帝,俺铁牛也随着”
其他人各有各的想法,有人愿意说出来,也有人埋在心里。诏安圣旨未到之前,梁山众兄弟已经开始各自盘算了。
宿元景带圣旨到梁山之时,想要离去的头领都聚到孙立住所之中,他们经过一番整顿之后就离开了梁山泊。
这些人中也有一个想要入朝为官的,那就是小尉迟孙新,他私下里不知劝说过孙立多少回,想要哥哥不在阻挠诏安之事,每次都被孙立骂的狗血淋头,他也不知道哥哥从什么地方学来那些刁钻古怪的词语来形容他。在孙立等人打算离开梁山之时,孙新还打算留下,被孙立硬生生的带走了。
这些不受招安的人中最让孙立意外的就是董平,他根本就没想到董平竟然是反对诏安的,平日里,董平从来也不提诏安的事情,大家只是知道他对美人极其喜爱,所以也就理所当然的认为他对功名颇为看重。当他决定与孙立一起去二龙山定居的时候,全山寨的人都惊呆了,宋江特意把董平叫到自己住所彻夜长谈,所有人都不知道他们谈了什么,总之,在那之后,宋江在也不劝董平留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