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的时候,天已经朦朦胧胧地黑了下去,王支书媳妇春花嫂问,“孩他爹,吃了吗”,王支书憋着脾气说“还没”,春花嫂贤惠的答道:“我去准备饭”,王支书又问道娃睡了吗,春花嫂说等他爹讲红楼梦呢。
王支书想起每天睡前都给自己娃来一段,对红楼梦自己是再熟悉不过了,解放前,自己给地主家放羊放牛,虽然城里已经开办新学堂了,那时村里还是开了一个私塾,聘了个老学究做先生姓徐,对人和蔼没啥架子,村里人谁家红白喜事、写对联、写状子,总是央求于他,有时见哪个人家家徒四壁、快揭不开锅不但不收半文钱,有时还解开私囊救济下他人,大伙见他总是恭敬地弯腰称他徐老夫子。
那时村里的孩子名字不那么讲究,一下生小名、大名都混在一起,什么鸭蛋、狗蛋之类的。王狗蛋家里太穷了,七八岁只能给地主放牛,没学上就到私塾外听老夫子讲学。老夫子每在板上写一字,他便拿棍子在地上照着描摹,久而久之很多字便也会了,时间一长徐老夫子留意了这个孩子,也知道这是穷人家的娃子,所以一看到窗外露出的小脑袋就把狗娃落下的知识再重讲一遍。
地主知道狗蛋去学堂偷听的事后大发雷霆,打了他几顿也没吓住,就想了个招,给他一个铃铛,让他把铃铛挂在腰间,再和牛捆在一起。
有一天半晚,连廊下抄书稿的老夫子正抄的兴起,饶有兴致地开口唱“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刚唱完这句,正要张嘴唱旌旗招展空翻影的时候,只听见村里火光闪烁,纷纷攘攘,找了个村民一问,说是叫狗蛋的孩子不见了,于是也出村帮着找,终于在外村寻见了,原来王狗蛋趴在牛背上睡着了,等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和牛都迷路了。老夫子把狗娃带回来,狗娃爹妈连声道谢,老夫子面带微笑问道“给孩子重新起个名字可好”,狗娃爹忙答道“穷人家不识字,先生给伢仔起名,那可真是太好了”。
老夫子思索片刻,“古语云: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土地博裕而守以俭者安。我给孩子起名王博裕可好?”,狗娃爹连忙鞠躬道谢。从此,这村里就出了个叫王博裕的孩子。
又过了两年,有一天老夫子接到家信老父病重速回,便收拾行李回城,临走前把王博裕叫到一边,把一本书交到他手里说,老夫人生沉浮几十载,只希望你从中悟出人生的道理。王博裕接过书一翻,竟是一本小儿书,封面上面写着三个大字:红楼梦。王博裕暗想,懂我者老夫子也。
家里没钱买油灯,王博裕每天放牛的时候趁人不注意就拿出来读,久而久之竟将红楼梦倒背如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