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宏的倒台速度之快,让人不敢相信,当然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这位一品大管家的功劳,这些年他没少为元宏办事,受|贿行|贿啊,贪赃枉法啊买官卖官,什么来钱他干什么,总之做了很多事,最最要命的是这孙子自己有本暗帐,里面一趣÷阁趣÷阁详细清楚的记录着他的每一次办事的内容,日期地址都有。这本暗帐拿出来,简直是铁证如山。
广阳王元宏被判充军营州,家产浸没充公,子女都发配到宗人府下属的永宁巷里做苦役。皇帝元善见几次三番想要给元宏求情,这么大的年岁了,不要发配那么远,就在洛阳一带随便找个地方把他软禁起来。高欢哪里肯大营,元宏跟周文清不一样,高欢对待周文清是罢官回家颐养天年,还用朝廷府库里的钱给他养老。可是元宏的身份非同小可。
杨休之也好羊侃也罢或者明说或者暗示,好几次都跟高欢要求这个元宏不能留,留来留去只怕会留成愁,按他们的意思,要把这个元宏想法做掉。暗杀朝臣这是高欢不能接受的,更何况还是己方阵营的肱骨宠臣,他更加不能这么做,但是这次刑罚施行元宏带头阻挠,让高欢对他心里很有怨气。
现在正好他被发配到辽东的营州,这一路上千山万水,加上他年老体弱。有大把机会可以趁机做掉他,杨休之心里早就对他不满,此刻更是明确跟高欢请示,要派人在路上解决掉此人。高欢还犹豫不决,但是羊侃说像这样的人不除掉万一哪天他再起来,可能就要致你于死地。
高欢一听心想这哪行,他死好过我死,于是就同意了杨休之的方案。元宏派系的官员几乎全部倒向高欢这边,那为数不多的几个顽固分子也被以各种理由调职解职,甚至是革职。这下子朝里能和高欢作对的基本都被肃清干净了。高欢现在可以一人掌天下,想怎样都行了。
光州刺史严兴明跟青州刺史李二虎闹的很不愉快,甚至出现大打出手的场面,这件事被杨休之一本参到高欢面前,高欢这才想起来自己跟当初那几个兄弟伙都有很长一段时间没见面。心里想起当初在葛荣手下当差的日子,还有如意相伴的岁月,感慨万千。于是派人去吧李二虎,关一、关二兄弟都喊来邺城相会。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这样,有人喜欢你就有人恨你,不可能所有人都呵护着你宠着你,那么说像高欢这样位高权重的人会不会被人忌恨,那是肯定有的,而且不在少数。当权者为了维护自身以及本派系的利益,就要不断侵蚀吞并其他人以及其他派系的利益,人有三大仇恨无法解开,一个是杀父之仇,一个是夺妻之恨,最后一个就是毁人财路。
高欢能做到今天的位子上那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毁了很多人的利益才建立起自己的王国的,跟着他的人肯定是喜欢他爱他对他忠心耿耿,可是那些被他打败或者吞并的人就无时无刻不想着想找他报仇雪恨。所以在权位上停留的时间越长,这个人越危险,什么贴身保镖,禁卫军开道护驾,前后敲锣鸣号示警,这都是防着那些想要害他的人。
但是想李二虎、关一和关二这样的人就对高欢死心塌地,因为他们曾经是一个战场上厮杀一起浴血奋战的兄弟,有着过命的交情,这不是时间可以冲淡或者坏人能离间的友情。而且高欢给他们几个的待遇规格很高,达到了侯爷的级别,要知道他们三个人里官职最高的李二虎也只是个刺史罢了,关一关二两兄弟甚至只是个镇将。
高欢给足了自己面子,这哥三心里都明白,对高欢是愈发的死心塌地,众人一起欢聚的时刻总是短暂,几天的聚会之后李二虎要回去青州,关一关二也要回到自己的任上。高欢拍马相送一直送到邺城东门外的三十里铺。兄弟四人在凉亭里把酒言欢相约日后再聚,却不曾想这一分别再相聚已经是生死离死别,这且是后话。
高欢坐在八人抬得轿子里,高仲明带人前后左右护卫着,赶回王府的路上,经过崇文大街的时候,高欢正在轿子里打瞌睡,刚刚喝的有点多,加上心情也有点悲伤,所以此时他昏昏欲睡的。忽然轿子停了下来,高欢于是掀开轿帘问高仲明道:“发生了什么事?怎么停下来了?”
高仲明骑着高头大马往前跑去查探一番后有调头回来说道:“大王,今天是百姓们在祭拜太平道的张天师的日子,前面都是游行的闽中,把咱们的去路给堵住了。”高欢心里一动,于是掀开轿帘要下来,对高仲明道:“哦还有这样的事,那我可要好好的瞧瞧。”
其实是他自己好奇,从穿越过来以后没有接触太多的民俗文化,听说张天师的祭日游行,他很高兴想要凑凑热闹,可是这可苦了高仲明,记得上次高欢遇刺的事情还历历在目,此刻要是有人想要刺王杀驾图谋不轨,那可真是大罗神仙都救不了他。
高仲明正要劝解他不雅鲁莽形势,谁知高欢竟然毫不在意的只身前往热闹的街口去了,高仲明只能派人四处看护起来,十分紧张的紧跟其后。
高欢来到街交口,只见好多百姓穿着五彩斑斓的衣服,脸上画得跟花似的手里还举着招魂幡一样的旗杆,嘴里念念有词的,走在最前头的是个举着一根巨大的香烛的黄袍道士,道士游行的队伍里有个老道看上去仙风鹤骨正气凌然的,正举着一把雕花木宝剑盘腿坐在一张台子上,下面四个大汉抬着他正往前走。
高欢一看觉得这玩意儿比自己那个八人大轿子还给力,很好奇的问边上一个百姓道:“老家问一下,这坐在上面的老道是谁啊?”那老百姓很奇怪的回头看他一眼说奥:“你连张天师都不认识?”高欢一听这就是中国古代道教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张天师,赶紧朝人群里观望。
他没看清楚张天师的面孔,感觉很遗憾,就问身旁的那个老百姓:“这个张天师道法怎么样?灵验吗?”这可算是问对人了,老百姓说起这个来那是滔滔不绝,对张天师赞不绝口道:“嗬他可是天师第二十八代传人,道法高深莫测百试百灵,最擅长用符咒替人治病,而且还不收穷苦人的钱。”
高欢一听有点感兴趣,一开始他在南梁见多了得道的高僧,就想在邺城也修一座大庙,现在又看见道士,又觉得道士似乎比和尚容易被老百姓接受,毕竟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信仰。于是回身对高仲明道:“走,上轿,我们回家。”高仲明刚刚还如临大敌紧张万分,一听他这样说顿时放松的问道:“怎么了大王,咱们不看了?”
高欢坐回轿子里,一挥手道:“不看了回家,明天你去吧这个张天师给我请来王府,我要亲自和他论一论道。”高仲明心里笑了,心道:这不是开玩笑么,要说治国打仗高欢是把好手,而开始从来没听说过他还懂道教的理论。虽然心里这么想,可是嘴上还得答应着:“好叻,我明天一早就去请他来咱王府相会。”高欢摆摆手道:“明天不赶趟,一会你就去道观传话。别耽误了正事。”
高仲明第二天还真把这个张天师请来了,这个张天师看起来比昨天还要精神,山羊胡子鹤发童颜,身材虽然精瘦可是显得很轻巧精干,走路带着风声,显得很是超凡脱俗。高欢一看天师亲自大驾光临就出来迎接。两边互相寒暄一番,这个张天师对高欢也很是客气,频频的答礼。
为了方便读者阅读理解,这里要简单介绍下这个张天师的背景,这个张天师是太平道第二十八代传人,太平岛的传人从第一代天师起就一直是张姓之人担任,除了开山鼻祖张道陵之外,比较有名的还有张角,黄巾之乱以后因为官方的打压,太平道一直在河北一代被严禁传播,倒是同为一脉相承的四川汉中的五斗米道道祖张鲁发展的很好。
到了魏晋南北朝士气,佛教尔等传入加上道教逐渐被放开禁忌,使得他们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这个张天师叫张牛角,本身是个孤儿,一出生就被遗弃山中,不知道是何方人士,后来被二十七代天师捡回来当了弟子,这小子聪慧异常,对已道义解释,说一遍就能听明白,在众多弟子当中,年纪虽然是最小,可是悟性最高。
因为他天生好学,把观里藏经阁的书都看了一边,时常见他走路吃饭上茅厕都捧着一本书在看,甚至放牛的时候,把书挂在牛角上,因为大家都爱称他为牛角儿,他的师父,也就是第二十七代天师就给他取名叫张牛角。这个张牛角本是很高,才十三四岁就会画符驱鬼,登坛做法。十六七岁的时候就能治病救人,还能撒豆成兵。
在太平道里这孩名气很大,河北一代的州郡没有不知道他的。一说起这个孩子,人人都挑大拇哥。怎么地呢?因为这孩子时常跟随二十七代天师四处云游,帮助解救了很多贫苦的百姓。
有人对他们这个太平道的道法很感兴趣,怎么就能这么神奇的可以救死扶伤点石成金呢?其实张牛角他们所使用的大部分都是比较落后的西医疗法加上中医的针灸丹药,说白了就是中西结合的障眼法。看着很生气,其实就是一种高级化学方程式。
在那个年代会道术的人是很了不起的,更何况还治病救人,这就更被人民群众所推崇了。所以张牛角也好,他师傅也罢,在河北民间的地位相当高,甚至堪比土皇帝。当然了他们跟皇帝不一样,因为他们不娶妻不生子,专心治病救人,炼制长生不老的仙丹。
当然了,这个太平道在民间这么神奇,难免一些达官显贵为了各种目的和想法都刻意或者无意的信仰太平道,所以张牛角对于高欢想要和自己亲近交流并不感到意外,相反的他觉得这是自己能力的一种体现,所以在高欢面前他显得很沉着冷静,老神在在的。
高欢和他谈了一个上午关于太平道的东西,感觉张牛角对道教额教义理解确实很深,两人吃过午饭又欢愉的畅谈了一个下午,临了道晚饭的时候,高欢实在按耐不住,终于问了一个自己前世就像知道的事情:道家真的能炼出长生不老的仙丹吗?
按理说谁听了这个问题都不敢立刻回答,都会很含蓄的谦虚一番,可是张牛角很直白的就告诉高欢,这世上没有长生不老的仙药,至少他目前为止还不知道有这种东西的存在,至于以后有没有他不敢保证。看着高欢露出失望的表情,他安慰道:道家提倡养生,以此来延长寿命延缓衰老,这个他可以帮高欢达成。(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