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昨晚,522已改,523还有一千多,马上就完成了,今天的524放在明天。终于快追上了,补文好累〒_〒)
(三)诊断的时限
1.妊娠20周:以往被称为“妊娠中毒症”(现称为“子痫前期”)的发病时间界定于妊娠24周后,但现时各个国家和学术组织都把妊娠期高血压和子痫前期统一界定为妊娠20周后出现的高血压、或高血压伴蛋白尿、或其他系统受累包括胎盘-胎儿受累。
虽有发生在妊娠20周之前的子痫前期,但大部分发生在妊娠20周后。
值得注意的是,以妊娠20周后新发生的高血压为疾病诊断分类的界定时间是个理想的理论界定值,但在临床实践中往往不会太过理想,最起码有两方面原因值得考虑。
一方面,“发生”和“发现”是根本不同的两个概念,作为医师可以确定高血压的“发现”时间,但很少能确定其“发生”时间,对于慢性高血压患者,可能会因为不能获取病史或医疗史、或因为检查和监测不到位、或在妊娠20周后就诊等诸多原因,医师不能发现本已经存在的慢性高血压问题,那么,是否为新发高血压就不可能是在发现时所能确定的,更多的是依赖医师的全面判断和随诊;
另一方面,在有母体基础疾病的情况下,尤其有影响胎盘生长发育的母体基础病理状况和孕期状况,诱发子痫前期发生的因素已经在先,很可能在妊娠20周前就发生了“类子痫前期”。
所以,目前的诊断分类是基于现时对疾病认知程度的理论性分类,伴随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认识的扩展和加深,理论性诊断分类标准还会变动,能够从以往的妊娠24周提前到现在的妊娠20周,再向前推进到妊娠16周也不是无可能的,或是不远将来再考虑改变诊断分类中的时限,或是已经存在这样的疾病等待临床医师去发现、去及早处理。
需要记住的是,临床医师始终面对的患者群体并没有变,医疗对象不会变,做好风险因素筛查和临床预警、及时发现疾病征兆是现时和任何时期的行动关键。
此外,子痫前期的诊断标准是临床症状性的,发生子痫前期的孕周不同更可能与母体异质性有关。
当出现早发子痫前期,尤其是在妊娠20周前出现了类似子痫前期的临床表现,需警惕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溶血性尿毒症、滋养细胞疾病、肾脏疾病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要及时进行排查和鉴别诊断,尿蛋白阴性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出现血小板减少和肝功能受损。
因此,建议在临床实践中不要去过分纠结“20周”“发生”这样的数字和字眼,而是努力去发现各类患者存在的特质和基础疾病,给予相应的干预。
2.产后12周:以往将妊娠期高血压定义为妊娠20周后至产后12周内发生的单纯高血压。
目前,更多的指南包括ACOG和SOGC指南,在诊断分类的标准中都不再提产后12周的诊断时限。
源于有学者认为,在诊断分类中标出产后时限更多的是从理想的学术命名角度考虑,缺乏从临床实用性角度考虑。确实,临床遇到的和要干预的妊娠期高血压或子痫前期患者大多是在妊娠期而不是产后,无可判断产后12周时持续与否。
无论是从命名方面考虑,还是临床处理方面考虑,妊娠诱发高血压和子痫前期-子痫一般在产后(产后12周)恢复,而各种原因的慢性高血压会持续存在。
目前已经明确多因素、多机制、多通路致病的妊娠期相关高血压的本质,发现某些子痫前期-子痫患者在发病前就已存在子痫前期的致病因素,无论是存在母体基础疾病还是孕期诱发的高血压,产后近期和远期都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所以,无论是不是慢性高血压都需要在产后注意监测血压和母体基本状况。
产后的诊断仅仅是最终的随访和确诊时段而已,尽可能发现和区分各种原因的慢性高血压和妊娠因素诱发的高血压,有利于后期血压的持续管理。
四、如何提高对子痫前期发病风险因素和预警的认识
1.子痫前期的可预防性:在《指南2020》中更加强调了对子痫前期发病风险因素的筛查和子痫前期发病的预警,制定相应的监管计划,以提高早预防和早识别的能力。
以往,大多数学者对子痫前期可防控的观点持否定或消极态度。可喜的是,在2019年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发表的子痫前期早期筛查和预防指南中,很肯定地指出了单胎妊娠可以进行子痫前期的早期筛查和预防。
这是对子痫前期可以做好早期预防的来自国际方面的肯定性结论,与本课题组研究中早就提出的预警及可防可控一致,而且关键也在于1个“早”字。
2.子痫前期发病风险因素的早期排查:在《指南2020》中,更加强调对子痫前期发病风险因素的认识,并以框图形式将母体状况按5类清晰列出。
在母体状况中,分别列出家族遗传史、病史、一般状况、既往基础疾病或病理状况、此次产前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基本囊括妊娠期各时段对子痫前期发生的影响因素;
同时将高血压发病相关的梗阻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列入风险因素中;
此外,针对目前已经认识到的大多数子痫前期发生在正常孕妇中,在风险因素中还列出了产前检查的频度和质量,包括不规律产前检查、产前检查不适当(包括保健质量问题)、饮食、环境等影响因素,提醒大家,这是存在于整个孕期并且在整个孕期都持续作用的危险因素,强调不能忽视正常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问题。
还有一点,仍然强调并突出“早”字,在孕前、早孕期以及任何孕期的首诊者进行风险因素排查,对于正常孕妇也要及时发现存在的产前检查不适当、饮食营养、环境因素等问题,对存在的风险因素给予相应的监测和及时处置。
3.子痫前期发病前的预警信息:在《指南2020》中,重要的是针对子痫前期多因素、多机制、多通路致病的特点,提出了发病前的各种预警信息,倡导对疾病的预防和识别提前至达到诊断标准之前,及时监控和防范。早期排查风险因素是一方面,而有一半的子痫前期发生于无母体风险因素者。
因此,在发病前早期发现预警信息可提早处置,将疾病阻抑在萌芽中。
注意亚临床阶段的水肿。
虽然有学者认为,约80%的孕妇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不过,获得良好孕期保健和膳食管理,在无内科疾病的孕妇中很少发生水肿。
重视孕期体重的异常增加。多年来,美国Parkland医院始终对每周体重增加超过2磅孕妇的产前检查间隔时间缩短为3~4d,认为这是成功的防范经验。对体重过度增加或突发体重异常增加的孕妇,应缩短产前检查的间隔时间,并监测血压、水肿、尿蛋白等临床指标的变化。
注意尿蛋白的变化。虽然,蛋白尿不再是诊断子痫前期的必须条件,但仍然是重要的监测指标之一,在每次产前检查时应进行尿常规检测。当尿蛋白定性分析呈阳性时,首先排除污染,对于排除污染后的尿蛋白,无论是1+还是2+,都已经是真实的蛋白尿,这是个重要的信息,在进行定量分析的同时缩短产前检查的间隔时间,尤其对于早孕期存在的真实的蛋白尿,及时做肾脏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相关排查。需注意,机体的24小时内尿蛋白定量波动较大,即使在重症患者也是如此,单凭1次随机尿蛋白检测,可能会掩盖其已出现大量尿蛋白的事实。
重视各种高血压的变化形式。美国Parkland医院对舒张压增高至81~89mmHg的孕妇,实施3~4d返院检查,始终认为这是成功的防范经验。早孕期平均动脉压(MAP)升高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密切相关,注意对高血压前期患者的监测并及时发现相对性高血压,对存在白大衣高血压及隐匿性、短暂性或一过性高血压的孕妇,注意动态监测,早期发现“隐匿性”异常血压的真实问题。
注意血小板降低和下降趋势。关注到血小板降低或存在明显下降趋势,可以早发现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走向子痫前期的发展信息,在除外了自身免疫性疾病后,应考虑很有可能是子痫前期的首发临床征象。要知道,不是在所有子痫前期或子痫患者中均存在血小板计数减少,大约20%的子痫前期患者血小板计数低于150×109/L,而且血小板计数减少的比例可以从无严重临床表现患者的7%升高到有严重临床表现患者的50%。积极的动态监测和扩展检查项目,可以早发现隐匿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或亚临床子痫前期、或HELLP综合征。
注意监控和预防胎儿生长受限趋势。虽然诊断胎儿生长受限依赖于超声标准,但诊断成立时,也不得不说既成事实,为时已晚。因此,临床检查仍然是必要的手段。胎儿生长受限、抑或延缓趋势都可以是预警,也可以是子痫前期的首发症状,是胎盘胎儿受累的表现形式之一,早发现此趋势问题就可早阻抑在发展路上。
五、对首发症状多样性的认识
目前,有不少学者将治疗启动在出现高血压或蛋白尿时,甚至已经出现了重度子痫前期的表现,这样的诊疗模式往往使治疗滞后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子痫前期出现高血压或蛋白尿的临床症状时,已经存在一段时间的亚临床阶段。关注预警信息可以及早监控和防范,然而,及早发现临床表现予以早期诊断更有利于控制疾病进展。在《指南2020》的疾病概述中就强调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母体发病背景复杂,任何原因的继发性和原发性高血压,其病程长短、病情轻重不一,子痫前期-子痫存在多因素发病异源性、多机制发病异质性、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的多通路不平行性,从而提醒要充分理解个体发病的首发症状的多样性。
子痫前期-子痫的首发症状可以是单纯血压升高,也可以单纯蛋白尿,可以在还没有发现高血压和蛋白尿时就已经出现血小板降低、病理性水肿或胎儿生长受限,也可以是发现低蛋白血症的单纯实验室指标变化。最初单纯血压升高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者有25%~50%可进展为子痫前期-子痫,并且高血压的发病时间越早,子痫前期-子痫的发病可能越高。
本课题组的研究中很早就提出了子痫前期的首发症状可以仅为胎儿生长受限,这一点逐步得到更多关注。目前,国外有些学者提出了“疑似子痫前期”的概念,包括新发生的血压升高或原有高血压加重,新出现的尿蛋白或原有尿蛋白增加,1个或多个临床疑似子痫前期症状,有上腹痛、过度水肿或严重肿胀(面部、手、足)、头痛、视觉障碍、体重突然增加(孕晚期>1kg/周)等症状,与子痫前期相关的症状有血小板降低、肝酶升高、(可疑)胎儿生长受限、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异常子宫动脉搏动指数和(或)双侧子宫动脉切迹。可以看出,国外学者也在越来越关注子痫前期各种早期临床现象的多样性。但是,不得不说,在某些这样的“疑似”病例中很有可能已经处于亚临床阶段。在国内,本课题组的临床研究中很早就提出了子痫前期首发症状的多样性,提示临床医师不要只在出现高血压和蛋白尿时才干预。严密的监测和监管、早干预可以阻抑子痫前期的发展,延长妊娠时间,减少重症患者的发生,降低母儿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