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发财证!
这才是何米来盛海的真正目的!
何米没有亲身经历过九十年代,按理说应该对这个年代的机遇一无所知,可是作为重生文资深读者,她看别人查过的资料!
九二发财证,这可是早就被都市重生文写烂了的桥段!
短短几个月可以翻足足一百多倍的投资,小说都不敢这么写啊!
现实比小说更癫狂,更魔幻!
这两天她没闲着,找了报纸看过新闻,知道九二发财证……不对,这个大名叫股票认购证,对股票认购证的了解比原本更加全面。
股票认购证是申银,万国,海通证券联合发行,全市有450个网点,工行也插了一手可以代为发售,但何米还是直奔威海路的申银来了。
她要来看看情况,因为认购证是只面对盛海市民发售的,她两辈子都不是盛海户口。
要说国家也是真心不公平啊!
可是其实,也没什么大用。
她来的早,但是有人比她来的更早,早就已经有人在自发排队,不过人不多。
何米看了两眼就找了一家早餐店叫葱油拌面,手里还捂了个栥饭团边吃边捏——这东西后来曾经一度打的是寿司招牌,后来才慢慢改回了饭团的原名。
糯米饭里裹着肉松,油条,萝卜干,没有后来的生菜里脊香肠之类的花头,糯米饭从木桶里捞出来还是温的,团成一个拳头大的饭团,咬在嘴里香香软软,萝卜干微辣爽口,油条脆,肉松香,质量很不错。
葱油拌面是酱油色的,葱不是绿色的葱花,而是在油里熬到发黑葱段,葱油焦香,面条爽口,何米吃完还是申银没开门,干脆出来看街景。
威海路历史悠久,民国时期就存在了,规划整齐,马路两边有很多弄堂,房子大多带有早期上海石库门的风格,红砖面,偶尔有些石头的浮雕贴着装饰。
房子大多两三层高,一楼商铺二三楼住人,也不乏贴着白瓷砖外墙的四五层、六七层楼房,除了招牌死板一点,窗户是四扇往外推的木框格子插销窗户而不是左右横移的玻璃窗,其他和三十年后差别不大。
从挂出来的招牌来看,这条街上大部分是做汽配生意的。
正是上班的时候,路面上最多的就是自行车,摩托也有,但开过一辆出租车那司机是要拽到天上去的。街道上空拉着电线,那是有线电车的轨道,密密麻麻得像是织了一张网。
来的路上何米还有见到不少旧盛海的洋楼,在民国时期也是很多大亨的故居,外观很漂亮很有特色,只是多年没有修缮,显得破败。
何米拿脑袋担保,这路上的别墅放在三十年后,没有千万都别想张口,上亿都是常事!
都说京城的四合院怎么好怎么贵,其实盛海小洋楼也好也贵!那是要四合院还是小洋楼?
小孩子都做选择,我全都要!
正在想美事儿傻乐的何米忽然听到那边一声呼哨,申银开门了。
门口排队的人纷纷涌进去,何米也跟着凑热闹一样混进去挂在队末尾。
还有一看就是公职人员的家伙站在一边跟监督似的,还有警察维持秩序,柜台还在正儿八经得那身份证挨个儿填,何米心里悠了一下。
这个是只卖给本地人,要盛海身份证登记的。
回头看看发现排的队伍后继无力没人跟上,总算知道那几本书的作者还是用心了的,靠谱。
何米在找九二认购证的消息的时候从报纸上知道,新股发行试过各种办法,之前在股票普遍认知不高的年代推销这玩意儿跟推销国债似的暂且不说,后来用过排队领抽签号摇抽签号的方式买股票。
91年12月,三家证券公司联合租用20多个体育场馆,还调动了盛海所有的警力,结果数个场馆大门被疯狂的人流冲破,发生多人被踩伤的混乱局面。
之后才拿出了发行发财证……认购证的办法。
认购证30元一本,全年有效,多次摇号抽签——何米知道准确数字,4次,凭中签号认购股票,同一本认购证可以反复中签。
因为91年12月发行事件的前车之鉴,他们猜测认购证场面会非常火爆,还抽调人手下来协助工作,抽调警力维持秩序,想的很多,就是没人想过卖不出去怎么办,卖的少了怎么办。
免费领取的抽签号和要花钱购买的认购证是不一样滴,30元那是大部分工薪阶层平均月薪的五分之一啊!不是每个人都像何米这么有钱又能干,每天能赚四五千的!
加上会把认购证款捐给社会福利事业,更有人认为这是这是骗钱、赌博——好吧,确实是赌,总之,购买的热情不高。
何米看看队伍中有几个人发现队伍没有增长,场面也不热烈,一扭头居然直接走了,连忙也跟在后面溜出去。
认购证发行会到2月份,原计划发行1000万套,后来发现滞销,计划被下调到500万套,可最后还是只卖出去207、8万套,直接导致认购证的中签率几乎为百分之一百!利润超过一百五十倍!
越到大事越要平心静气,等他们认识到认购证滞销放松管制允许白板买卖的时候再来买好啦!不急,不急。
何米哒哒得出门,要给他们留足时间认清形势嘛!何米不急,按照原计划,换了“何米”的装扮去找春兰空调厂。
要说九十年代初期卖家电,彩电是一个利润点,空调就是一个爆点!
彩电,义务还有别家在卖,要用“开车安装”的风光作为服务卖点才卖的如此火爆,空调在义务就根本买不到啊!
要买都得去临州!
买来还不算,请个空调师傅帮忙安装还得等俩月!义务这种“小地方”人家都根本不惜的下去!安装要钱,提前要加钱,要是出了故障要维修,那完了,这空调基本就得废在那儿!
服务意识和口碑?基本没有!
何米只有一家门店,正式营业不足一个月,凭什么说服产品供不应求的强势厂家点头和何米直接对接?
因为她有一个武器,一个张苏宁用过的,以此用一家200平的家电卖场战胜八个国营商场的终极武器!
这个武器的名字叫做,淡季打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