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战争不是为了实施暴虐,而是为了阻止暴虐。
当张昊穿越成项羽之后,其实他内心深处一个很深的矛盾点就在于对杀戮以及战争正义性的认同感上,作为一个从现代世界穿越过来的人,他所接受的教育与秦末时期残酷的历史现状之间必然会出现一些难以调和的矛盾。
其实在中国古代因为农田的肥力下降很快,因此实际上每过一段时间都会出现饥荒,整个国家所生产的食物是难以供给越来越多的人丁的,因为古代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从而对于河流肥沃土壤的依赖度是相当高的,很多贫瘠的土地即使被开垦出来也是难以养活种植者的。
在这种矛盾下就必然会出现大量的流民与匪寇,从而导致封建社会出现大的动乱,历史上出现大的朝代更替时,很多情况下都会伴随着天灾人祸,其中因为天灾导致的饥荒是促使农民起义的重要原因,在秦朝以前的华夏土地上,整个国家的人口数量还没有完全达到土地承载的极限。
因此在秦王朝之前的战争多数时候都是贵族之间的战斗,这一点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就和西方的中世纪相当的像,各个国家之间的战争主体都是以贵族为主,普通老百姓的参与度其实并不算高。
然而随着人口的不断膨胀,到了战国后期战争的主体以及逐渐从贵族阶层向着职业军人发展了,诸侯国之间的战争规模也越来越大,参与的主体也从贵族阶层向着农民阶层发展,甚至后来也出现了像秦国这样全民皆兵的国家。
战争的参与人数也从最开始的数千人发展到数万人,以至于后来的数十万人甚至上百万人之众,战争在某种意义上也起到了一个平衡人口数量的作用。
这也是为什么战国后期乃至于秦末的战争会出现那么多的坑杀士兵与屠城的情况,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在这个阶段之中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已经难以满足不断增加的人口数量了,随之而来的战争又进一步的破坏和消耗了粮食生产,导致生产力的进一步削弱,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时候屠城似乎也成为了一种不得已的选择。
这里倒不是去为了某些历史上的屠城惨案去强行解释,而仅仅只是阐述一个历史现象,以及其背后可能存在的原因,之所以花了这么多篇幅去说这一点,是因为此时的项羽也同样要面临一些艰难的选择。
但他毕竟不是真正的项羽,他是不愿意去实施残酷的屠城手段的,所以他就必须要想到办法去维持他手下的军队以及他治下境内老百姓的基本食物来源问题。
从他一开始穿越到项羽身上时,他就能够明显的感觉到项羽内心深处的某种暴戾之气,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当然是来源于项羽年少时候的经历了,他内心深处对于秦王朝,对于秦人的仇恨不会比项梁更少,但张昊也深深的明白一点,仇恨这种东西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够伤敌也能够伤己,所以他努力的压制着内心深处来自于项羽的仇恨,这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正所谓成魔容易,成佛难,是佛是魔往往只在于人的一念之间!
一个人所拥有的能力越大,那么他就越需要拥有过人的自我控制能力,否则他所拥有的能力就会成为一种灾难,项羽本身便像是一把极为锋利的刀刃,既能够将残暴的秦王朝推翻,也能够给世间带来无穷的祸端,而这一切的选择权现在都来到了张昊的手中。
当他成为项羽的时间越久,他就越容易将自己完全融入到项羽这个角色之中去,从而渐渐的开始忘掉从前的自己,这也许就是当你戴着一个面具的时间太长,也就不知不觉之间真的成为了这个面具上的角色了。
他当初提议进行的军屯制改革,实际上还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的,至少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军队的粮食供应问题,但是仅仅依靠军屯制还不能够解决他所占领的郡县之中那些普通农民的粮食问题,特别是今年的气候实在很是反常,项羽请教过不少占星师关于气候的问题,但是没有一个占星师能够说清楚今年气候究竟出了什么样的问题的。
其实这也难怪,即便是在两千多年后的现代世界之中,依靠着各种先进的气象卫星和气象观测仪器,也难以完全解释各种各样复杂的天气气候现象,大自然的神秘莫测有的时候又岂是普通人类所能够看得懂的。
实际上尽管恒楚已经率兵占领了东海郡绝大部分的区域,但是东海郡内的治安情况却并不理想,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因为气候异常所导致的粮食减产,从而出现了大量的匪寇,只要滋生这些匪寇的土壤没有办法铲除,那么这些匪寇就会不断的滋生出来。
老百姓在正常的情况下已经生存不下去了,甚至出现了易子而食的惨烈状态,那么也就是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了,尽管现在东海郡的情况还没有那么严重,但是项羽还是能够看得出以目前的情况发展下去,东海郡在未来很可能会出现难以控制的局面。
而鄣郡、会稽郡、九江郡内的粮食状况尽管还算过得去,但是也难以长期对东海郡进行支援,要想解决这个矛盾,项羽必须想办法去将矛盾从东海郡内引出去。
在出兵彭城之前,项羽曾经和项梁聊过一些关于未来战略的事情,当时其实项梁还并没有想得那么多,他派项羽来进攻彭城一方面是因为景驹称楚王这件事是项梁所难以容忍的,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章邯所率领的秦军部队已经逐渐威胁到了东海郡附近,而东海郡西北方向上的彭城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战略位置,项羽如果能够拿下彭城,则就能够稳定和巩固住东海郡的局面。
不过此时的项羽已经将目光瞄向了东海郡西边的泗水郡,也就是刘邦所在的泗水郡,话说刘邦当时与楚王景驹分开之后便率兵去攻打丰邑,结果在有兵力优势的情况下竟然没有能够攻下丰邑,此时的刘邦听说项梁在鄣郡,于是便亲率百余骑兵去见项梁,并从项梁那儿借来了三千兵马。
说来也有趣,项梁其实和刘邦应该算是同一辈的人,项梁初见刘邦的时候还真是颇为欣赏刘邦的胆识和为人,因而才借了他三千兵马,去帮助他夺回丰邑。
原本项梁是打算借给刘邦五千兵马的,不过他突然之间却想起项羽曾经跟他提起过刘邦,尽管他有点记不太清楚项羽究竟是在什么情况下跟他提起刘邦的,不过他还是对刘邦留了个心眼,便只借给了他三千兵马。
刘邦在从项梁这儿借到三千兵马之后,便对丰邑发起了第三次进攻,这一次刘邦依靠从项梁那儿借来的三千人以及自己原先的数千人部队,总算是成功的拿下了丰邑,之前背叛他的雍齿见势不对,便逃奔到了魏国。
项羽此时哪里知道刘邦靠着从项梁那儿借来的兵马夺下了丰邑,其实项羽是打算在攻下彭城之后,自己去进攻泗水郡的,正所谓无巧不成书,看来后边也会有一场好戏可以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