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的都吞进去肚子里,吐出来的时候,把口子缩小了说。
听了别人的私事,不去乱传。能坚守住自己,做一个瓶子一样的人,方能收获更多的信赖。
会说话的人想着说,不会说话的人,才抢着说。
戒狂语
戒狂语,即“控制情绪”。
其实,说话重在把握“中庸之道”。
所谓中庸,是话讲到适可而止就好。不带个人情绪化,不过度贬损,不添油加醋。
你一定听过一个故事:
一个文人为一老妇祝寿,儿女欢天喜地,邀请他为之写祝词。
这个文人也不推辞,提笔写到:“这个女人不是人”,一言既出,老妇脸现怒色。
“九天仙女下凡尘”,由怒变喜。
“生儿个个都是贼”,儿女皆惊,开始咬牙切齿了。
“偷来蟠桃献至亲”,结语一出,众人欢娱。
所以说,你用什么措辞,如何去形容一件事,会直接地挑动他人的情绪。
一个聪明人,惯用的说话方式,是“陈述事实,不带情绪。”
比如家长教育孩子:
聪明的家长,会注重循循善诱,说服孩子
但有的家长会顾着发泄个人情绪,粗暴地指责孩子,而忘了出发点和目的是什么。
比如夫妻因为家庭琐事吵架:
有的丈夫,懂得跳出吵架这件事,理解妻子心理上的真正需求,从而化解危机
而一个不会说话的丈夫,就会和妻子在琐事上,硬争高下
所以,能做到圆润,不意气用事,不盲目不妄语,不轻言不轻狂。
控制情绪,好好说话,还有什么事理不清楚?
有人曾经对我们的五官有这样一个有趣的解释:
我们为什么都长着两只眼睛,两个耳朵,却只有一张嘴呢?
因为啊,神要我们多听,多看,少说话。
墨子也曾经对学生子禽说过这样一段话:
话说个没完没了有什么好处呢?
比如池塘里的青蛙天天叫,弄得口干舌燥,却从来没有人注意它。
但是雄鸡,只在天亮时叫两三声,大家听到鸡啼就知道天要亮了,于是都注意它。
关于说话这件事,说得多,不如说得对。
少说话是教养,会说话是修养。
一千个人,有一千种活法,但每个人终其一生,追求的不过是一个最好的生活状态。
什么才是一个人最好的生活状态?
对于一个人来说,最好的生活状态无非就是:有事做,有人爱,有所期待。
有事做
我曾问我的好朋友: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她说: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可以什么也不用做。
一个多月前,她辞职回了老家,上个周末给我发消息:“太无聊了,在家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做。”
当真的没事儿做的时候,她才发现,原来有事可做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我们都听说过一个词“闲愁”,这个词,我是这样理解的,人一闲下来,就容易胡思乱想,生出各种愁绪,反过来,人一忙起来,哪还有那么多的心思去忧愁呢?
人总需要做些什么,才不会觉得心里荒芜,而能把一件事做好,那种幸福感是无可比拟的。
在电影实习生里,70岁的退休老人本,为了排解自己孤独的老年生活,重返职场,成为了一名高龄实习生,他交新朋友,学习新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