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小说导航 > > 春游曲 > 第一六三章 诱敌香饵

第一六三章 诱敌香饵(1 / 1)

突厥部众接连受到李世民所率轻骑痛击,已对李渊的军队生出畏惧之心。

始毕可汗见李渊深谙长孙晟用兵之道,心中也已生出恐惧,收到李渊送来的书信,他只得收束突厥部众,不敢再作南进。

李渊在马邑期间,再未受到突厥袭扰,见边境已靖,他怕所辖州郡盗贼再起,就引兵重回晋阳。

李渊返回晋阳之时,已是隋大业十三年十一月。

当时叛军首领魏刀儿,在河北势力很大,聚众十几万人,其部下贼首甄翟儿率众两万多人,常常袭扰上党、西河两郡。

盗贼有时聚集攻城,有时分散抢掠,地方鹰扬府无力应对。

隋大业十三年十二月,杨广下诏,敕右骁卫将军唐国公李渊为太原留守,虎贲郎将王威、虎牙郎将高君雅为副留守,将太原、河东兵讨甄翟儿。

接到杨广诏书,李渊并未立即召集太原文武官员商议,他在官署之中,先喊来李世民,问他对杨广的诏命有何看法。

李世民认为,问题的关键是盗贼敢不敢应战。

如果派出太原郡、河东郡大军进行征剿,盗贼不敢应战,必避往它处。

数万官军,兴师动众,不可能跟在盗贼后面追剿。

即使能够追上盗贼,但盗贼见不敌官军,就会散作小股藏入山中,数万官军找不到盗贼的足迹,就失去着力之处,这样就会劳师远征,却无功而返。

李渊听了李世民的想法,与他有同样的顾虑,一时也未想出良策。

李世民沉思了一会,对李渊道,“阿爷,何不用诱敌之策,诱而捕之。”

李渊问李世民,“如何诱而捕之?”

李世民道,“河北盗贼,实为流寇,没有根基,一切需用补充皆靠劫掠所得。劫掠一次只够用数日,需用不足之时,便会换一个地方劫掠。”

“我们只需做一个大的诱饵,盗贼以为有利可图,便会聚众来抢,趁他们聚众来抢之时,我等就可一举歼之。”

“但这个诱饵必须足够大,能够吊起盗贼的味口,他们才会聚起更的人。”

“另外,官军还要示弱,让盗贼以为有机可乘。如果官军势大,盗贼便不敢来。”

“因此,我们必须有以比盗贼少得多的兵力,击败比官军多几倍盗贼的准备。”

李渊听后,以为此策甚好,便和李世民商议,制定了详细的剿贼方案。

李世民与父亲商议完之后,回到自己院中,此时已到深夜。

观音婢仍然未睡,一个人在炕上看书,在等着李世民。

她见李世民这么晚才回来,而且是满脸兴奋,就好奇地问,

“阿爷喊你何事?这么晚才回来,还一副神采飞扬的样子。”

李世民脱鞋上炕,冲观音婢得意地一笑,“今日杨广下诏,敕命阿爷为太原留守,让他带兵剿匪。”

观音婢以为李世民,是因为李渊被任命为太原留守而高兴,她自顾看着书,心不在焉地问李世民,“太原留守比讨捕使的权力更大吗?”

李世民自己拿起壶,斟了一盏酪浆,喝了一口说道,

“讨捕使是奉皇命行监察之责,起到的是监督作用。”

“太原留守则是实职,对山西五郡直接节制,行使五郡军政大权。”

观音婢放下书,微笑看着李世民,

“怪不得世民阿兄如此高兴。以后阿爷做事,不用再借用皇命,而是可以直接发号施令了。”

李世民笑观音婢,“这次阿婢可是看走了眼,我高兴并不是因为阿爷任太原留守之事。”

观音婢有些迷惑地问李世民,“那是为了保事?”

李世民眉毛一扬,看着观音婢,“为了剿匪之事。我和阿爷商议出一条妙计,可以将山西境内盗贼一网打尽。”

听说可以将山西盗贼一网打尽,观音婢来了兴致,按着自己的思路分析道,

“如果真能将山西盗贼一网打尽,确是条妙计。只是想做到,太难。”

“如今盗贼无孔不入,官军哪里势力弱,他们就到哪里。”

“就怕阿爷率领大军未到,盗贼已逃得无影无踪,最终官军会无功而返。”

李世民见观音婢与他以前的想法相同,就将他与李渊商量的计策,详详细细说给观音婢听。

观音婢认真听完,认为整个计划考虑得很周密,如果不出意外,必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她沉思了一会,认真地对李世民道,

“我觉得此计甚好,还有些美中不足。”

“以前我家阿爷说过,谋事贵密,机泄则事难成。”

“如今你和阿爷行的是瞒天过海之计,保密更是重中之重,知道核心机密的人最好是越少越好。”

“有些事只有你和阿爷知道就行。属下文武官员只需依令而行,并不一定让他们知道为何要这样做。”

李世民听观音婢说完,也觉得将保密的事疏忽了,急忙就要下炕。

“我现在就去和阿爷再商议一下。”

观音婢笑着阻止道,“现在已是半夜,阿爷早就歇下了,你明早再去找阿爷说也不迟。”

李世民拍了自己脑袋一下,“我只顾心急,竟然忘了已是深夜。”

第二日一早,李世民即去见李渊,向父亲说了如何做到事前保密。

父子二人又商议了一番,终于确定了诱敌剿匪的最终方案。

到了上午,李渊没有按照原来的计划召集文武官员商议剿匪之事,而是先召来副留守虎贲郎将王威、虎牙郎将高君雅。

李渊向王威、高君雅两人说了,用计诱捕盗贼的剿匪安排。

王威听罢,心有所惧,他担心地对李渊道,

“唐公之计甚好,只怕到时盗贼势众,官军人少,不能力敌。”

李渊则处之泰然,胸有成竹。

“这些盗贼,皆是流寇,以前多是种田的佃民,只所以为盗,只不过为了混口饭吃,哪里知道如何打仗?”

“他们看重的只是钱财,以前只所以频频得逞,只不过是地方府兵与之相比实力太过悬殊所致。”

“如今我等派出精锐,必能胜他。”

王威见李渊心意已决,也不好再争,恐落个怯战的名声。

高君雅则是杨广的亲信,他才不管李渊采用什么策略剿匪,只要按杨广的诏书去做,他就同意。

李渊怕机密外泄,向王威、高君雅交代,“知道此计划的只有你我三人,切记不可外泄,如若外泄,二位应该知道后果严重。”

李渊和王威、高君雅三人商议已毕,翌日即召集太原文武官员,在留守府官署议事。

待文武官员到齐,李渊升堂安排剿匪相关事宜。

他向众官员宣布,

“年节将至,昨日东都洛阳发来文书,近日东都附近饥民聚集,为防民变,急需赈济。”

“户部传书太原,着山西诸郡筹措钱粮,送往东都,以充洛口仓。”

“我等食朝廷俸禄,当为朝廷分忧,依户部之命行事。”

听说户部让这个时节筹集钱粮运往东都,以前并未有此等先例,文武官员心中不免疑惑,但李渊说户部的文书是这样说的,也没人敢问真相到底如何。

李渊见无人提出异议,便安排筹措、护送钱粮之事。

他向文武官员一一分派任务。

出发之前,做如下准备:

晋阳县令刘文静、石艾县令殷开山、龙山县令高斌廉三人,在三日内筹粮五千石,官钱二万缗。

太原郡鹰扬府司仓赵文恪,征调驴车五百辆,将所筹钱粮装车待发。

太原郡鹰扬府司马刘政会、司兵许世绪二人,负责选调精税骑兵四千、步卒一千。

出发之后,做如下安排:

虎贲郎将王威,率骑兵二千跟辎重车辆护卫,步卒跟车随行。

鹰扬郎将姜宝谊、鹰扬府校尉张平高,各率一千精锐骑兵在侧翼护卫。

李世民、刘弘基、丁记坎、段志玄与鹰扬郎将姜宝谊分作一队。

长孙顺德、窦琮、长孙湛、长孙渐与鹰扬府校尉张平高分作一队。

李渊随军出行。

武牙郎将高君雅留守晋阳,以防不测。

各文武官员领命之后,各自依令而行做好准备。

太原郡各县发布告示,筹集钱粮,全郡上下皆知官军要护送钱粮到东都洛阳。

李渊则私下交代鹰扬府司仓赵文恪,除军需所用,其余车辆皆装上麦草、沙石,装入口袋封好,车上再敷上油毡。

又过了三日,人马、辎重车辆全部准备完毕。

第四日,伪装成护送钱粮的剿匪官军,从晋阳开拔。

事前,李渊已得到郡县急报,甄翟儿贼众正在霍邑、灵石一带活动,此处正是太原到洛阳的必经之地。

李渊便率军从晋阳出发,沿官道经介休,向灵石方向行军。

他并未督促部下行军太急,官军每日行军五十里,便安营扎寨,就地休息。

全军行了五日,才过了介休,离雀鼠谷还有六十里。这时斥候探马来报,雀鼠谷有盗贼聚集。

众将听说前面有盗贼,皆恐护送钱粮有失,纷纷向李渊谏言,调集地方府兵来增加官军的力量。

李渊谈笑自若,激励部下众将,“此等盗贼皆由流民组成,系乌合之众,不堪一击。以前他们只所以屡屡得手,是地方府兵太弱。如今我军乃是精锐,盗贼怎能与我匹敌?”

他问众将,“众位以为,此辈盗贼与突厥骑兵相比如何?”

众将道,“与突厥骑兵相比,盗贼差得太远。”

李渊笑道,“我军两千骑兵,就将突厥人杀得片甲不留,而今何惧这些盗贼?”

部下众将听后,以为李渊说得有理,士气大振,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最新小说: 小村官猎美记 千娇万宠 我家有个病娇王爷 混在异界当教皇 修仙:从一巴掌拍死元婴开始 金鳞岂是池中物'全处版' [清穿]后宫吃闲饭 轮回乐园全订番外 人间降维 古代小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