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沈宅在忙碌中渡过,谁想到了8月变得愈加忙碌,这让女佣们叫苦不堪。
经常有货车进出沈宅,车里的东西被整箱整箱的搬进仓库。
花园里,花匠将花木修剪出别致的造型。工人在敲敲打打,在花园里竖起一排立柱。
沈宜山不惜砸下重金,大办这场生日宴。确保在宴会上所用到的东西,都是最好的。
他要让贵客看到沈家的诚意,也借此在海市的商界展示沈家的雄厚实力。
他要忙着公司的事,所以将举办生日宴的事全权交给了妻子。
不得不承认于怡月的能力,相信就算她不嫁给沈宜山,也会成为一个成功的女性。
家里的装饰,人员的安排,包宴会流程,食物酒水音乐,邀请的宾客等等……事无巨细,全都安排的仅仅有条。
“还好你不是男的,要不我的饭碗可不保啊,哈哈哈。”沈宜山开怀大笑,看着妻子的目光中流露出欣赏。
于怡月笑着瞟了他一眼,“说来说去,还不是在夸自己眼光好。”
“没错!我就是眼光好!别人可羡慕不来!”
临近生日宴,沈宅上上下下严阵以待。连看门的都得把宾客列表背熟了,更别说那些端茶送水的女佣们。
为此于怡月还特别请了礼仪老师,教导这些女佣。
每个人在宴会当天都有负责的工作,当然于怡月也不会让大家白干。除了基本工资外,她还会根据不同的工作给与相应的报酬。
所有在沈宅干活的工人都很高兴,因为回报相当可观。
这些人中,不包括黄婶。于怡月并没有分配工作给她,也就是说这次她没机会赚外快了。
她当然没那个胆子去找于怡月理论,其实她比谁都明白为什么自己没份。
这一切都得归功于阁楼上的那个小兔崽子,要不是她自己也不会白白损失赚钱的机会。
心里有怨恨当然要发泄,出气筒的角色沈秋当仁不让。
这种事上辈子沈秋已经经历过一次,这次她学乖了。
黄婶嘴里那些恶毒的话,她只当耳旁风。对于那些过分要求,她也尽力完成。总之让黄婶挑不出错处,没机会将郁气发泄到自己头上。
一晃又是十几天过去,眼看着后天就是沈宜山的生日。就算沈秋再有耐性,此时也有些忍不住了。
任谁遇上个整天针对你,鸡蛋里挑骨头的人,都会受不了。要不是在监狱里磨炼的那几年,恐怕沈秋早拿玻璃瓶给黄婶开瓢了。
好在只有两天了,只要熬过这两天……
‘啪!’后背重重的挨了下,不是前面有桌子当着,沈秋得被黄婶拍在地上。
“你怎么回事!不吃饭想死啊!!还是嫌弃饭菜难吃!?”黄婶怒骂,眼神像刀子,一下下往沈秋身上扎。
“太烫了,吃不了。”沈秋唯唯诺诺的回答,还硬挤出两滴眼泪,任谁看了都会心疼。
但黄婶不会,满腔郁气的她已经算不上一个人了,连监狱里的那些囚犯都要比她和蔼可亲。
“烫个p啊!我拿来多久了?你还磨磨蹭蹭,想讨打?!”
“真的很烫,我不骗人。”沈秋强忍眼泪,一副受了委屈又不敢说的样子。
“你还嘴硬!?”
骂了句,黄婶的手就伸了过去。结果她不但烫到了自己还差点把碗打翻了,好在沈秋眼疾手快的扶住。
沈秋也没看她,松开手道。“好像没刚才那么烫了,我慢慢吃。”
也不等黄婶开口,自己拿起勺子,一边吹气一边吃。
黄婶一副便秘的表情,这小兔崽子不怕烫吗?为什么碗没打翻?!
只要碗打翻,她就有借口收拾这个小畜生。可现在自己被烫到不说,竟然还找不到下手的理由。
黄婶这人也不笨,知道想发泄必须先找到个由头,无缘无故的下手她还没这样的底气。
虽然沈秋不受沈家人的待见,但怎么说身体里也留着沈宜山的血。
眼下她也只能硬生生的将这股气憋回去,她就不信了!一个五岁的毛孩子会不犯错?日后总有机会收拾这个小畜生,到时就别怪她心狠了。
门‘砰’的一声被关上,沈秋放下勺子,抹掉脸上的泪水。
从衣服里翻出那张日历,找出藏在床头柜后的圆珠笔,在8月20上打了个叉,还有一天……
8月21日,沈宜山的父亲和妹妹到了沈宅。
沈家在海市有几栋宅子,沈宜山现在住的这栋距离沈氏比较近,也够大。于是老两口就把这里让给儿子一家,自己搬去了市郊的别墅。
沈宜山的妹妹沈宜倩,当然不愿和大哥住在一起,为什么要找两个长辈管着,一人住不香吗?在她再三的争取下,一个人住在市中心的公寓里。
父母知道儿子这次的三十岁生日要大办,于是提前一天过来。
沈宜倩没工作,生活用度都是大哥给的。这次她自然也要表现的积极一点,拍哥哥的马屁。
用了晚饭,一家人围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父亲沈德明问儿子。
“宜山啊,听说这次你请到了牧家人?”
沈宜山心情非常好,“是啊,爸。多亏怡月,要不这事儿还真办不成。”
于怡月浅浅一笑,“我可不敢居功,其实这都是我父亲的功劳。”
沈德明挑眉问,“哦?你父亲认识牧家人?”
“这倒不是,认识牧家人的是我父亲的一个朋友。”
“哦……原来是这样。”
于怡月是什么人,沈德明只是一问,她就看出了公公的心思。
沈于两家是世交,认识牧家人这么重要的事怎么会不告诉他。
公公的那副样子,好像生怕他们于家吃独食,好资源不愿意分享。
垂头,于怡月脸上的笑容淡了几份,公公对自己和于家的不信任,让她很介意。
沈宜山的母亲周琼,一头华发,虽然年纪大了,但还是能依稀看出年轻时姣好的容貌。
周琼举止端庄,喝茶不紧不慢,动作很是优雅。
放下茶杯,她问儿子。“那个孩子还住在这儿?”
“是的。”
关于沈秋母亲的事儿,于怡月也是知情的。提及此事,周琼也没闭着。
于怡月其实很能理解沈家人的做法,沈宜山在那种艰难的情况下娶了一个村姑,也是形势所逼,迫于无奈。
况且沈宜山和那个村姑在法律上是没任何关系的,反而是那个村姑贪图荣华富贵,死皮赖脸的跟着沈宜山回到海市。会有那样的下场也是自找,怪不得谁。
但那个孩子终究是她心头的一根刺,不把人赶出去,还是怕影响到沈家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