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小说导航 > 都市言情 > 重返1988 > 第八十七章 国企改革大课题

第八十七章 国企改革大课题(1 / 1)

挂掉电话,吴江瑜站了起来。

“向学,刘啸,你们跟我一起去见见吴教授,我们也有半年没见面了,走!”

三个人坐着汽车很快就来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研究所,警卫认识吴江瑜,看到这位部长亲自前来急忙要打电话通知领导,直接被吴江瑜拦了下来。

这次只是私人间的采访,与公事无关。

吴江瑜带着父子二人走到吴敬荷的办公室,直接推门进来。

“吴教授,我们来了!”

“啊,吴部长,你还是说来就来呀!你就是向学吧!”

吴敬荷和吴江瑜都是老朋友了,用不着客套,他的注意力全都放在了刘向学身上。

“吴老,您好您好,我就是刘向学!”

其实刘向学已经和吴敬荷很熟悉了,毕竟双方之间的书信往来很多次,但从来没见过面,这是第一次,还是有些紧张。

吴敬荷打量着刘向学,很年轻,也就三十四五岁,个子不矮,相貌堂堂,听对方说曾经在铁矿山工作过,看起来身体很结实,不错不错。

“这位就是小天才刘啸了,我早就听赵传文说过你,转眼间你就被吴部长发现了,天才之名名副其实呀,来来,大家坐,小陈,来,给三位贵客沏茶。”

一名秘书走进屋来,给让人沏茶倒水。

“小陈,一会儿你把黎教授也叫过来,就说向学同志来了。”

“吴教授,最近怎么样?”

吴江瑜笑眯眯地询问。

吴敬荷回答:“最近还可以,有两个课题就要收尾了,不过上面又给了两个课题,已经开始筹备了,估计再过半个月就能启动。”

吴江瑜感叹道。

“都是国家级的课题吧,你们研究所一年就能获得好几个国家级的课题,我们真是羡慕不来呀!”

吴敬荷摆了摆手。

“是国家课题,但是压力也大呀!去年一年时间,几乎七个月都在全国各地跑,也就过年前后才能休息休息。

没办法,咱们国家很多事情都要解决,可也不容易解决,千头万绪,要是抓不准脉搏就会出问题,一出问题就可能是大问题,谁也付不起的责任,我们都是如履薄冰呀!”

吴江瑜对吴敬荷的话深有同感。

“是呀!现在是个社会变革的时代,方方面面都在变化,如果一成不变,那就会被社会淘汰,所以我们必须要主动求变,但是怎么变才能越来越好,这就是要所有人一起来探讨,你们政策研究部门就要担起责任了!”

刘向学在一旁听着,心里很是感慨。

在丰城,大家讨论的问题只是吃喝问题,要不就埋怨收入少,什么改革,什么发展,这些根本没有人去讨论,人们全然不知这个国家正在发生着什么,完全是两眼一抹黑。

到了首都,眼前的一切都让刘向学看到这个国家已经开始变化,而且是剧烈的变化,普通人讨论的都是怎么去赚钱,怎么才能靠着双手让自己的生活变好,至于说吴江瑜和吴敬荷这样的人,他们天天所想的就是改革,让国家在这场改革中如何变得更好。

这就是境界,有知识,有眼界的人去考虑如何在这场改革中掌握主动,但大多数人根本就不知道这场改革会带来什么,只能随波逐流。

突然之间,刘向学似有明悟,觉得自己要成为能够把握这场改革的人,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混混僵僵的过日子。

想到这些,刘向学看向儿子刘啸,自己能有这些高的“觉悟”,可都是儿子教他的,没有儿子,他现在还只是轴承厂的工人,每天为怎么卖出去轴承绞尽脑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到工厂开不出工资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现在呢,竟然和吴敬荷教授在一起探讨问题,一切仿佛在梦中。

吴敬荷和吴江瑜正说着,敲门声响起,然后一个人推门走了进来,正是黎宁。

“黎宁,你来的正好,这位是咱们教委的吴江瑜吴部长,老吴,这位是我们研究所最年轻的教授黎宁,他研究的领域就有教育改革,以后你们可以深入的探讨一下。”

“吴部长,您好您好,我十几年前在首都大学上学时可是听过您的课,所以您是我的老师。”

黎宁毕恭毕敬的说道。

吴江瑜笑了笑。

“黎宁,我知道你,我从大学出来那一年你就是副教授了,现在不过几年时间就成了研究所的教授,还是博士生导师,你没有辜负首都大学的培养,以后要再接再厉。”

“老师放心,学生定不会辜负老师和母校的期望。”

吴敬荷又指了指刘向学道。

“黎宁,这位就是向学,在信中你可没少提问题,人家都一一解答,今天你可得好好谢谢向学。”

黎宁早就看到刘向学父子,果然只是一个三十三四岁的年轻人,比自己小了差不多十岁,年纪轻轻就拥有洞察经济发展的眼界,即便他非常骄傲也不得不钦佩对方。

“向学,今天我终于看到大活人了,我们也是神交已久,你对咱们国家的经济拥有深刻的洞察力,让我万分佩服,以后咱们还得多联系,多交流。”

刘向学赶忙站起来,对方也是教授,自己何德何能可以与之相提并论?

“黎教授,您和吴老太客气了,我这点水平在两位面前算不得什么。”

话题转向了刘向学,吴敬荷先把一摞文搞递给了他。

“向学,这些稿子是我们去年做的课题,里面有不少内容都引用了你的结论,你先看看。”

刘向学接过来一看吓了一跳。

“吴老,这是给领导们看的材料,我的那些东西………!”

吴敬荷摆了摆手道:“向学,你的很多理念都非常好,甚至是高瞻远瞩,我们这些人都想不到,而且已经得到了上面的认可。

呵呵,我告诉你,现在你的名字已经在上面挂号了,可能不久就会有人去找你,正好你来了,我还想准备带你去见见领导们呢!”

刘向学一听差点蹦了起来。

“吴老,不行不行,我这点水平根本不行,您可别吓唬我。”

黎宁在一旁道。

“向学,你怎么不行?你的文章说明一切,这种文章可不是谁都写的出来的。

当然,你现在最缺乏的是数据支撑,不过这不是你的问题,是你所处环境的原因,我相信只要给你足够的数据,你能写出更好的文章。”

吴敬荷点头道。

“没错,向学,你现在不知道自己的水平有多高,这就是环境的原因,你以前身边的人水平不高,没有人能和你在这方面交流。

你觉得水平也就比他们高一点而已,实际上呢?你早已经超出普通人太多太多,多到无法想象,只是你没有察觉罢了,你需要的是一个更大的舞台来展示自己,而首都就是你的舞台。

正好,你的儿子要来首都上学,他多小呀!能照顾自己吗?显然不能,即便他大学毕业,恐怕也照顾不了自己,依我看,你不如来首都工作,顺便照顾儿子,一举两得何乐不为呢?是不是向学?”

“啊!”

刘向学真没想到吴敬荷竟然提了这么一个要求,毕竟两人是第一次见面,对方还是一位级别那么高的领导,一时间不知怎么回答才好。

一旁的吴江瑜觉得有些不对劲,他从钱学明和侯健那里得到的只是刘啸如何如何厉害的信息,这没毛病,自从他和刘啸见面后也觉得刘啸太厉害,厉害到超出人类想象,可刘向学为什么也这么厉害?这个信息怎么没得到?

吴敬荷教授总不会在这里瞎说吧,他这样的人也不会开玩笑,显然刘向学真的是个拥有大本领的年轻人,以至于吴敬荷都要亲自招揽对方,这一家人真是太厉害了。

刘啸在一旁很高兴,自己“布局”这么长时间,终于如愿,一切都是按照他的计划行事,没有差错。

刘向学却有些惊慌失措,不知如何回答,从心里来说,这无疑是对自己最大的肯定,谁不想到首都工作?

当然,到首都工作还是其次,最关键的是可以照顾儿子,但他也有自知之明,那些知识可不是自己的想法,是儿子教他的,如果到了首都,万一露馅了怎么办?多磕碜?

“这……这……!”

一时间刘向学不知怎么回答了。

“爸,吴爷爷都邀请你了,你可不能让他老人家失望呀!”

刘啸替父亲回答了对方。

“啊!这……这好吗?”

“怎么不好?正好你可以照顾我呀!”

刘啸可不希望自己的父亲再错过这次机会。

“这………吴老,我可以再考虑考虑吗?毕竟我的母亲身体不好。”

刘向学还是没有当场答应对方。

吴敬荷笑着点点头:“向学,我知道你是一个大孝子,赵传文都跟我说过,百顺孝为先,这是我们国家的优良传统,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多少呢?你能时时刻刻想着母亲,已经说明你的心意了,你放心,我们会尊重你的决定,不要有任何压力。”

刘啸还能说什么,父亲对爷爷奶奶真是有着太深的感情,想想也是,父亲这一辈兄弟姐妹五人,家里穷,两位老人养育他们用尽了全力,这份恩情一辈子都报答不了。

这件事暂时过去,既然刘向学来了,吴敬荷和黎宁当然不能“放过”他。

“向学,我们现在又有一个课题,是关于国企改革,你也知道,我们的国企已经有不少问题,最突出的就是生产力低下,人力成本过高,给国家的财政造成巨大压力。

现在国家处于两难形势,继续投入吧,显然大部分企业已经没有生存能力,投入也是白白浪费,可如果不投入,企业就会在破产倒闭,那样的话………可能就会有很大麻烦了,有没有一个一举两得的办法呢?”

吴江瑜吃惊的看着这位老伙计,这样的问题会去询问一个年轻人?

自改革开放到现在已经过了十年,十年来国家的改革重心放在了经济体制改革上,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同时也开始放开私营经济,但这只是第一步而已,只能算初步改革。

接下来就是进入到改革的深水区,也就是国企改革和金融制度改革,这几年国家开会每次都在讨论这两方面的改革,怎么做?谁也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

国企改革是改革开放的重中之重,可以说关系着国家的根本发展和老百姓的利益,一旦出问题,那就是大问题,如何破解问题呢?

刘向学皱着眉头,额头开始冒汗,原本觉得自己看了很多书,儿子还教给他不少知识,这样就对经济有所了解,可惜一遇到实际问题还是一头茫然。

刘啸呢,说实话,这个问题非常深刻,即便是他,也想不出一个万全之策。

什么是改革?改革就是大变局,特别是华国的改革开放,在人类历史上几乎是前无古人。

这一场改革影响了整个国家十多亿人口,同时也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势力格局,如此重要的改革所涉及的方面实在是太深刻了。

改革当然是变好,既然是变好,那就去不好的东西,什么是不好的东西?落后的经济了,落后的生产力了等等。

可这些所谓坏的东西是由无数普通人来组成的,当去除这些坏的东西时,那些普通人也会由此被社会淘汰。

任何一场改革都不会面面俱到,有人获得利益的同时,也意味着有人失去利益,国企改革便是如此。

在刘啸这个重生的人眼中,这场改革是在所难免的,也是必须进行的,所付出的代价也不可能改变,依旧是有很多人失去工作,因为没有办法。

但他毕竟站在后人的角度,对这场改革有着很深的认识,完全可以提出一些更好的意见,当然,他的意见没什么用,不过既然对方问了,那就说一说。

刘啸此刻开口了。

“爸,上次你对国企改革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我还记得很多呢,比如你说国企改革关系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重中之重,必须要进行,没有任何退路,是不是?”

刘向学立刻就明白儿子要开始发表演说了,接下来自己的任务就是配合好。

“对,这一点毋庸置疑,必须要改。”

刘向学点头。

刘啸接着道:“不过您也说这场改革事关我们国家的根基,需慎之又慎。”

刘向学接着点头。

“没错,必须要谨慎,要做到把损失降低到最少。”

刘啸自然跟进。

“您说国企改革要遵守几个原则,首先是国家命脉企业不能旁落,比如金融、重要能源、电力、粮食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这关系到国民的根本利益,必须要掌握在国家手中。

其次,国企改革也要分清主次,有一些关系到未来先进生产力和产业链的企业不能放松,即便改革,也要保留,比如一些西方发达国家重视的产业,国家反而要大力扶持,即便赔钱也要紧跟世界发展潮流。

以上两个方面主要是企业,最还有一个原则,而且是最重要的原则,那就是要尽最大努力减少工人们的利益。

国企改革说到底就是淘汰落后生产力企业,这个过程会有大量工人失去工作,年轻人可能还会重头再来,可是那些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呢?他们怎么办?

改革是为了适应时代,很多损失在所难免,但有些损失国家也要尽量弥补,起码让那些失去工作的人们能够温饱。”

吴敬荷看着黎宁,两人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不可思议。

国企改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现在国家上下都在探讨,特别是经济学家们,争论的非常激烈。

有一部分认为改革要彻底,就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全部变成个人企业,原因很简单,可以提升效率,激发企业的活力,这个观点支持者占了大多数。

另外一部分不同意这个观点,认为这不符合国家的制度,改革没错,但只能按照一定比例进行,不能全部私有化。

吴敬荷的观点是什么?就是折中,什么是折中,其实就是刘啸所说的那样,国家牢牢把握住涉及命脉的行业,这些不能放,也不可以放,其他的行业可以大幅度私有化,也就是说,刘啸的观点和他不谋而合。

但这个观点也有一些问题,那就是效率,吴敬荷觉得企业就是要有收益,没有收益能叫企业吗?可是国家控制的企业现在效率低下,基本上赚不着钱,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煤炭企业,国外的跨国公司运来的煤炭都比自家生产的煤炭便宜,这样的企业怎么办?

吴敬荷沉默不语,黎宁知道老师的心思,于是开口问道。

“向学,你的想法是国家牢牢控制一些行业,但这些行业万一亏损了怎么办?毕竟私营企业的效率是远远大于国营企业的。”

刘向学直接看向儿子。

刘啸马上说道。

“爸,我还记得两个月前你跟我说得一段话,让我对国家这个概念有了更深的了解,你说我们国家的性质和资本主义国家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叫做资本主义国家?就是因为这个国家被一帮资本家掌控,资本家手中拥有大量资本,然后投入到市场中去形成市场经济,强大的市场经济活力让资本主义国家一片繁荣,这一点充分体现了私营企业的活力,无可置疑。

但是,资本家的本质决定了他们手中的资本注定是逐利的,也就是说哪里有效益,他们的钱就会投入到什么地方去,可是有一些行业是没有利益的,比如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他们绝对不会投入,可这些设施却是能够改善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环境。

资本家会关心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那是不可能的,只有像我们这样的国家掌握的资本才会把钱没有任何回报的投入到这些基础设施建设中去,因为国家必须这样做,这恰恰体现了我们国家的优越性,对,就是我们国家的优越性,资本主义国家绝对不会顾及老百姓的生活。”

“好,说得好呀!”

吴敬荷听得热血沸腾,不由自主的鼓起了掌。

“嗯,说得太好了,我们国家的优越性,没错。”

吴江瑜也是频频点头。

刘啸觉得这些人,包括吴敬荷现在是无法理解国家资本的真正含义,其实现在华国也没什么国家资本,毕竟没钱嘛,只有二十年后,当发生世界金融危机后,华国的国家资本才真正显现出强大的能力。

要知道那时华国的出口可是占了国家总产值的三成,属于外贸型国家,这种类型最怕金融危机,一旦出口大幅度减少就会造成大量工人失业,进而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

那时国家大量的把资金投入到了基础设施建设中去,修高铁,建桥梁。

这些投资一方面可以大大改善老百姓的生活环境,一方面也能增加就业,正是因为如此,华国才会在金融危机下挺了过来,反观其他国家,经济下滑,工人失业,漂亮国也无可避免。

正是那时才体现出了国家资本的强大,也只有国家资本才能站在老百姓这一方,要是换成西方国家,呵呵,谁会管你死活?

当然,在这个时代,没有几个人能够真正感受到国家资本的重要性,但起码吴敬荷与黎宁这些人能够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国家资本的性质与资本家资本的性质不同,前者站在老百姓一方,后者则是逐利性。

吴敬荷感慨万千。

“向学,你的这种认识真是高屋建瓴,让我钦佩呀!这让我想起了一句名言,叫做位卑不敢忘忧国,这句话用在你身上最合适不过了,当然,还有刘啸,你们一家都是国之栋梁,其境界超出了很多人呀。”

吴江瑜接口道:“对,我虽然不太懂经济,但是也知道经济命脉不能让那些资本家掌握,必须要控制在国家手里,特别是刚才那一番保障广大工人们的权益,这正是西方人做不到的,也只有我们才能做到。”

吴敬荷听了却是微微苦笑,这话当然是对的,可又谈何容易,国家,特别是北方大量的制造业企业已经开始出现了危机,破产无法避免,可能最多两三年时间国家就无法维持,到那时怎么办?

黎宁就着这个话题开口道。

“向学,咱们国家现在没有钱,但很多国企却维持困难,这种困局怎么解决呢?”

刘啸立刻回答:“这是当前最大的一个困局,我爸可没什么好办法,当然,如果改变一下当前的社会保障制度或许能好一点,比如对我们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做出一定调整,更加倾向于普通的工人。”

“改变我们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

这个建议引起了吴敬荷与黎宁的深思。

好吧,这个问题也不是他们两人能够探究的话题,但也值得深入讨论。

吴敬荷与黎宁问了不少问题,刘啸都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同时也将这些问题引向刘向学知晓的范畴,让父亲也参与进来。

好吧,吴敬荷与黎宁觉得有些奇怪,为什么大多数问题都是由刘啸来回答呢?有一种刘啸才是“幕后黑手”的感觉。

不过细想想也没问题,因为这个孩子反应太快了,记忆力也极为出色,所以才在第一时间反应反应过来,至于说刘向学,给人一种老学究的感觉,这没毛病,正好符合两人对他的想象。

最新小说: 让你拯救倒闭厂,你竟成世界首富 大婚当天即下堂,她一怒之下烧了王府 每天都在修罗场 我的不悔路 这个医生有系统 缝尸人笔记 高冷校花重生了,疯狂倒追我 至尊大刁民 无敌,无敌,这个道士强了亿点 让你写歌,你吊打国学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