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小说导航 > 历史军事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二百四十二章 粮食之困

第二百四十二章 粮食之困(1 / 1)

为了保证此次行动能够成功,杨震还专门从原來活动在南满的原一路军的干部之中,抽调出几十名熟悉南满地形、民情的干部,专门进行了秘密集训,甚至就连还在训练的第一空降师,也在执行此次计划的名单上。

就在杨震乘飞机抵达绥德,并渡过黄河转往兴县的同时,参加此次行动的部队,已经利用眼下关东军主力被吸引到新京和热河一线,整个南满腹地只有一个日军师团的机会,秘密沿着长白山脉和奉海铁路向抚顺、奉天进。

其军区直属侦察旅的先头部队几个分队,则在战役打响不久便已经沿着长白山脉,秘密渗透到了奉天与抚顺之间,按照时间判断,这个时候部队已经在奉天和抚顺周边打响,与在南满的大行动与大投入相比,此次太原之战只不过是皮毛而已。

为了这批工人,杨震可谓是下了血本,而在他的名单上,不单单是中国籍的工人,就连日本籍的技术工人,也都包括在内,奉天满铁建立的满洲医科大学、奉天工业大学、奉天农业大学,包括日本籍教师和学生在内,都在这份名单上。

杨震这么做不单单是为了加强根据地的自我工业展能力,还有变相削弱日本军事造血的思路,奉天兵工厂承担了侵华日军百分之六十的弹药生产,如果沒有了奉天兵工厂,侵华日军所需的弹药,就只能从日本本土运來,这不仅增加了日本人动战争的成本,也无疑增加了日本人作战的困难。

随同出击的还有一部分技术人员,这些技术人的工作是,拆卸奉天各大工厂所有能拆卸的轻便设备,造炮的设备太过于笨重,拆卸所需的时间太长,那么好,造子弹的总归沒有那么笨重吧,我把子弹机全部拆走,我让你的轻武器全部断顿。

化学工厂炼酸炉过于笨重吧,那我就不拆,我把所有能带走的零部件,我全部拆走,我让你短时间之内用不上,杨震的想法很简单,将这些工厂炸掉,损失的只能是未來的中国人自己,但是我要想办法让你短时间之内无法恢复生产,让你以战养战的能力大幅度削弱,尽可能的增加你维持战争的成本。

况且奉天兵工厂的设备和条件,要比太原好的多,所有的大型工厂,火车都能直接驶进工厂,这也为一些轻便设备装运,创造了一些相对的便利,为了能在短时间之内,尽快的抢运完毕,杨震甚至给负责指挥的李明博下达了秘密强制动员的命令。

不过这个事情,杨震沒有敢上报中央,几十万工人、劳工,甚至连同家属的大量迁移,还是在交通异常达,一向为关东军统治核心地带的南满,这个疯狂的计划,恐怕也就只有杨震能够做出來,拿着大量的精锐去冒着这个险,中央是肯定不会同意的。

老总的批评,杨震只是笑了笑沒有反驳,而事情既然已经展到这个地步,老总也只能采取默认的态度,批评杨震几句,只不过是因为这个家伙行动总是这么让人提心吊胆,而不得不说几句。

有些事情还不知道的老总,并未就这件事情给予杨震太多的批评,既然杨震坚持太原方向还要在坚持一段时间,老总也就沒有再多说什么,毕竟此次太原作战,承担主要作战任务的是抗联的部队,尽管兵力不多,但究竟还能坚持多长时间,杨震这个抗联最高军事长,还是心中有数的。

谈过太原的形势之后,老总将话題又转回了眼下的整体战局,太原哪里虽然打的热闹,但是对于这场大战來说,只是一个局部战局,相对于太原境内的战事,老总更关心的是晋北以及东北境内的战局。

至于杨震提出的从晋西北,为晋北抗联参战部队筹集一部分粮食和畜力的问題,老总犹豫再三,还是将这个问題交给了晋绥边区政府去统筹安排,究竟能够拿出多少粮食來,他们这些地主最清楚。

但老总也告诉杨震,原本就地瘠民贫的晋西北,在经历过去年日军秋冬两季连续大扫荡之后,眼下形势更加雪上加霜的晋西北根据地,能筹措出來的粮食恐怕很有限,别说面粉等细粮,就是小米、高粱和玉米,恐怕能提供的数量都不会很多。

原本晋西北粮食产量,除了保德、河曲、偏关三县之外,其余的诸县除了满足自身需要之外,尚有余力外销,但自抗战爆以來,经过日军多次轮番的大扫荡以及反复拉锯,粮食产量下降很快。

尽管在去年经过下苦心,在政策上做出一定的调整,晋绥边区的粮食产量已经开始回升,但去年日军大扫荡,粮食被抢走和烧毁的数量极大,尤其是秋季日军的大扫荡,几个主要粮食产地的县损失犹大。

自开春以來根据地很多农民,就连高粱和小米都吃不上,更别莜麦面等一些晋西北传统的细粮,日常生活,只能以黑豆为主食,就是晋绥军区和边区政府,也出现粮食不足的情况,甚至相当一部分的机关和部队,只能以黑豆作为主食。

听到老总的这番话,杨震长时间的沉默不语,良久才道:“老总,粮食的问題不解决,这战斗力就无法保障,我们在归绥和集宁两次作战,的确缴获了大批的粮食,但是归绥缴获的粮食,已经调拨给了晋绥军区出关的部队。”

“而集宁缴获的粮食,眼下看还能维持一个星期,时间再长一些,就很难负担了,而且随着战事的进展,整个晋北战场还要持续投入兵力,随着兵力的增加,集宁缴获的粮食维持的时间也越來越短。”

“我也知道晋西北现在很困难,但现在的情况是我们只能保证弹药的运输,实在无力兼顾粮食的保障,我们要求的不多,一千吨的粗粮就可以,实在不行,五百吨也是可以的,至于剩下的,我们在想办法从东北调运。”

对于杨震的要求,老总皱了皱眉头,转过头看了看身边同样紧皱着眉头的晋绥边区政府主席,两人却是不约而同的都摇了摇头,一石是一百二十斤,一千吨的粮食就等于近两万石粮食,这个数字虽说不多,但现在的晋西北的确有些拿不出來。

一百二十斤是一石,这一千吨粮食就是一万七千多石,如果放在抗战前,这些粮食不成问題,就是放在前年别说一万七千多石粮食对晋西北來说,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題,就是再翻上一番,也不算是太大的负担。

但是在眼下,经历过去年轮番多次大扫荡,再加上去年冬季撤到晋西北休整,直到此次作战前才撤离的冀中军区部队使用,以及负担边区政府党政军粮食供应,这个数字却是实打实的有些难以负担。

只是杨震说的也的确是实情,此次作战大同距离北满千里之遥,在满足弹药运输之后,在想调运满足大量部队所需的大批粮食也的确相当的困难,更何况不仅仅是晋北战场上抗联所需的粮食,还有正在察南作战的挺进军所需粮食,也需要从东北调运。

日军华北方面军坚壁清野做的远比关东军出色,挺进军所占领的地区,几乎无任何的粮食储备,在本身察南粮食产量就不多的情况之下,在本地筹措的粮食,只能满足部分的需要,大部分的粮食还是需要东北支援。

再加上两军作战所需的巨大弹药消耗,整个抗联的运力已经极度紧张,沿途又缺乏铁路线可以利用,只能依靠汽车运输负担太重,眼下整个晋北战场,全部依赖抗联从东北调运粮食,多少有些不太现实。

无粮不聚兵、皇帝还不差饿兵,总不能让抗联的部队一方面承担主要作战任务,一方面还要饿着肚子去打仗吧,但这粮食从哪里调运,却让老总真的很头疼,去年冬季,整个华北根据地的困境,到现在还沒有完全摆脱。

因为缺乏过冬粮食和衣物,部队非战斗减员远远过战斗减员一幕,到现在还在老总的脑海之中记忆犹新,眼下靠近战场的无论是北岳区,还是晋西北区,都难以负担大量的粮食供应。

看着一脸期待的杨震,老总思量良久咬了咬牙道:“这样,我让晋西北拿出五千石粮食來,我再让陕北给你们调过來一千石粮食,至于剩下不足的部分我让晋绥军区出关部队,从归绥给你们调运一部分。”

“他们那里已经完成夺取包头,全线转入防御作战,可以节省一部分的粮食支援你们,况且他们在包头也缴获了一部分粮食,可以支撑一阵子,绥西虽说不如晋西北富裕,但毕竟未经过大战破坏,本地也可以筹措一部分。”

“这次从太原抢运出十几万石粮食,我让晋绥边区政府从这批粮食之中,再从里面给你们抽调五千石粮食,至于长期的粮食供应,无论是中央还是晋绥边区,都已经实在是无能为力了。”

“杨震同志,自今年入春以來整个晋东南地区滴雨未下,旱情已经初步显露出來,春播已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冀鲁豫地区,自去年开始便已经出现旱情,再加上去年日军进行的多次残酷大扫荡,整个华北敌后根据地,目前已经有部分地区出现饥饿。”

“从太原抢运出來的这十几万石粮食,不能都给你们,太行、太岳、冀鲁豫都需要储备一些粮食以便被灾,能拿出这么多的粮食,已经是倾尽全力了,你也清楚,陕北地区的粮食产量本身就不高,日常还需要从晋西北调运,去年冬天是全军勒紧裤腰带才度过來的。”

“现在不单单是整个晋冀鲁豫地区,旱情已经初步展现,就连国统区的河南,自开春以來雨水也大幅度的偏少,如果再不下一场透雨,整个河南恐怕今年的春耕都要受到影响,而冀南区和冀鲁豫,则更是当其冲。”

“我们四川有句俗话叫做有了一顿充,沒了敲米桶,过日子,要细水长流,如果今年的旱情持续展下去,我们必须要着手进行一定的准备,不能大灾真的來临,就慌了手脚,从太原抢运出來的粮食,要留下一部分作为储备。”本书来自17k小说网,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最新小说: 喜缠金枝 心里有个兵工厂 重生后,她成了权臣黑月光 惹风华 凤池生春 王府有座幼儿园 兔家的喵星人 大明:让你赈灾,你往锅里掺沙子? 开局被老朱绑架,我反手踹他大胯 饥荒年,我囤货娇养了古代大将军